2017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1

成人高考 责任编辑:彭雅倩 2020-03-30

摘要:2017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1,是针对成考专升本中生态学基础的模拟试题。

2017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1,是针对成考专升本中生态学基础的模拟试题。

二、选择题

1. 冬天雪兔换上了白毛,是对有雪环境的适应,但当降雪延迟,白毛雪兔很容易被捕食者发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中称为(  )。

A.保护色
B.适应性
C.生存斗争
D.适应的相对性

2. 锥体基部比较窄,而顶部比较宽的年龄金字塔属于(  )。

A.增长型种群
B.稳定型种群
C.下降型种群
D.混合型种群

5. 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作用是(  )。

A.单独作用
B.限制作用
C.综合作用
D.主导作用

6. 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大约只有10%~20%能够流通到下一个营养级,其余的则为(  )所消耗。

A.同化作用
B.异化作用
C.合成作用
D.呼吸作用

8. 在种群指数增长模型Nt=N0·en中,N0为  (  )

A.种群初始数量
B.环境容量
C.种群增长率
D.增长时间

10. 植物利用太阳能的效率一般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农作物平均也不过是( )

A.5%~10%
B.1%~2%
C.10%~20%
D.0.1%~0.2%

11. 红花三叶草依赖土蜂为其传粉,田鼠常捣毁土蜂窝,而猫又捕食田鼠,因而猫的数量影响田鼠的数量,继而影响土蜂的数量,最终影响三叶草的数量,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

A.通过食物链联系起来的各种生物,相互之间都存在竞争关系
B.通过食物链联系起来的各种生物,相互之间都存在互助关系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D.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12. 矽肺的形成是由于(  )。

A.线粒体呼吸链破坏
B.溶酶体膜破坏
C.溶酶体酶缺乏
D.过氧化物酶体内氧化酶缺乏
E.过氧化物酶体膜破坏

13. 有季相变化的群落是

A.雨林
B.北方针叶林
C.红树林
D.夏绿阔叶林 ( )

16. 需要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不能忍耐强光照的植物属于(   )

A.阳性植物
B.阴性植物
C.中性植物
D.耐阴植物

17. 物种频度从高到低分A、B、C、D、E五级,按饶基耶尔(Raunkiaer)频度定律,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的群落中,属于五个级别频度的种类的物种数的关系是

A.A>B>C>D>E
B.A>B>C>D<E
C.A>B<C<D<E
D.A<B<C<D<E

19. 下列群落中,动物种类最少的是( )

A.北方针叶林
B.草原
C.苔原
D.荒漠

21. 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   )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D.氧气

23. 下列属于典型捕食食物链的是

A.大豆→菟丝子
B.草→兔子→鹰
C.牛粪→蚯蚓→鸡
D.秸秆→蘑菇→人

25.生态学是研究(  )

A.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科学
B.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科学
C.动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D.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6.在种群增长方程中引入环境资源后,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率呈(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无关系
D.不可确定

28. 核小体是(  )

A.染色质的一种基本结构
B.原生动物空泡状核中着色深的小体
C.染色体畸变时无着丝粒的片断
D.真核细胞中可用苏木精染色并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小体

29.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  )

A.结构简单
B.组成复杂
C.生物量高
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

30. 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的水俣病,其主要污染物是  (  )

A.汞
B.铅
C.砷
D.镉

32. 次级生产力最高的系统是(  )。

A.森林
B.草原
C.农田
D.海洋

三、填空题

1. 生态金字塔通常分为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______金字塔三种类型。

3. 简言之,生态系统=______+生物群体及其全部关系。

4. 光、热、水、气和养分等是对生物生长发育起______作用的生态因子。

6. 根据土壤质地组成,可以把土壤划分为砂土、壤土和______。

7.通常将各种生态因子归纳为__________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等五类。

9. 从生态学的发展史上看,______生态学的发展比较快。

10.由于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干扰,致使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调叫__________。

12. ______是指在群落中个体数量多,盖度大,决定群落结构和环境的主要特征,从而也决定群落组成的那些植物种。

13.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受海洋季风和湿气流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依次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的气候,相应的变化植被依次出现__________、半干旱草原区和干旱荒漠区三大植被区域。

14.地形是通过改变其他生态因子而对生物产生影响的,所以地形称为______生态因子。

四、判断题

1.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  )

2.玉米是属于长日照的植物。(  )

3.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  )

4.某物种在一个群落内的丰富程度常用多度表示。(  )

5.种群呈“s”型增长时,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的1/2时,种群的密度增长越来越快。(  )

6.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物质影响其他植物生长的现象称为他感作用。(  )

7.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其中生物更加多样化。 ( )

8.水生植物的通气组织不发达,叶片角质层厚。(  )

9.夜间辐射冷却时,靠近坡面的空气冷却得快,因此山谷底部的温度较低,山谷中上部温度较高。(  )

10.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遗传调节和食物调节都属于种群自动调节机制。 ( )

五、论述题

18. 论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途径。

五、简答题

8.简述物候节律及其意义。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距离2022 成人高考考试

还有
  • 0
  • 0
  • 0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