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模拟预测试卷7

成人高考 责任编辑:彭雅倩 2020-03-30

摘要:2011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模拟预测试卷7:本套试卷总分:150分;共有7大题;测试时间:120分钟

2011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模拟预测试卷7:本套试卷总分:150分;共有7大题;测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一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们要耐心教育孩子,不要___________他们的自尊心。
②她___________嗓子哑了,怎么也不肯唱。
③高寒缺氧的恶劣气候,单调枯燥的生活,___________没有难住他,___________磨炼出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

A.伤害 推脱 不但/却
B.损害 推脱 非但/反而
C.损害 推托 不但/却  
D.伤害 推托 非但/反而

4.
第 2 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6.
第 3 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8.
第 4 题 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10.
第 5 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12.
第 6 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  )


二、选择题二

二、(12分,每小题3分)

2.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 7~10 题:

第 7 题 文中画横线处的“出发点”一词的意思是(  )

A.研究问题的起点
B.研究问题的根源
C.要着眼的最根本的地方  >>>>>
D.最根本的概念

4.
第 8 题 “不再存在绝对的统一的时间”一句的意思是(  )

A.在相对论产生以前,存在着绝对统一的时间,现在不存在了。
B.绝对统一的时间本来就不存在,现在有了相对论,再也不会有人相信它的存在了。
C.在相对论产生以后,人们的观念里不存在绝对统一的时间观念了。  
D.按照相对论的观点,根本就不存在绝对的统一的时间,过去是误解。

6.
第 9 题 对“和相对论同时代发展起来的量子理论,本来并不涉及时间问题,但是它却给时间概念带来了最大的‘灾难’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句是(  )

A.量子理论认为时间在原则上是不能测量的,时间的量没有物理意义。
B.相对论的基础是时间的相对性,量子理论动摇了它的基础。  
C.量子理论认为时间不可能被测量得极其精确,因此,冲击了相对论。
D.量子理论认为时间在原则上是不能测量的,时间概念的存在成了问题。

8.
第 10 题 根据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下面推论正确的是.(  )

A.量子理论和相对论在时间能不能测准的问题上是水火不相容的。
B.对时间进行测量是违背了量子理论的,而符合相对论。
C.经典物理学和相对论在时间概念上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D.量子理论和相对论都认为时间在原则上是不能测量的。

三、现代文阅读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
三、(25分)

2.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 11~15 题:


第 11 题 文章开头说“那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子,是一剂良药,须得按时服用”,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

4.
第 12 题 阅读①~④段,回答下列问题
作者写自己对村庄的思念,为什么在文章第②段写“想念一个人”?

6.
第 13 题 阅读①~④段,请回答以下问题。
为什么在第④段写城市的鲜活,富于动感?

8.
第 14 题 作者写道,城市“在一天天地背叛着乡村,制造着关于城市的谎言”。联系全文看,为什么说城市背叛了乡村,制造着谎言?

10.
第 15 题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篇抒情散文感情浓郁,脉络分明,以对乡村的眷恋深情将文章逐层推进,使文章布局严谨而又自然。
B.本文的标题形象、凝练,意味深长,引人思考。城市,像一座纪念碑,默默地矗立在乡村的土地上,纪念着逝去的人们,尤其是那些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乡村人。
C.作者在第一段中,连用比喻,把家乡村庄比作“一剂良药”、“一项必修的功课”、“一种间歇性病灶”,把抽象的思乡之情描绘得生动形象。
D.“而此时,汽车广播里,正一遍遍地播报着村庄的名字,仿佛在召唤着村庄的亡魂。”作者巧妙地插入广播的播报,结合自身感受,恰到好处地表达了顿悟时产生的神圣庄严的感觉。
E.在作者心中,村庄是一种象征,是精神的寄托,是心灵的归宿,是一个难舍的人生情结。

四、文言文阅读

2.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 16~18 题:
盖予屏居江海之滨,二十年间,死丧忧患,颠倒狼狈,世人之所嗤笑,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以与之上下。至于一时富贵翕吓,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嗟夫!士当不遇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此贞甫之没,不能不为之恸也。
贞甫之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遇事及激昂,僵仆无所避。)尤好观古书,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宫。所至扫地焚香,图书充几。闻人有书,多方求之,手自抄写,至数百卷。今世有科举速化之学,皆以通经学古为迂,贞甫独于书知好之如此,盖方进于古而未已也。不幸而病;病已数年,而为书益勤。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而竞以病死,悲夫!
初予在安亭,无事,每过其精庐,啜茗论文,或至竞日。及贞甫没而予复往,又经兵燹之后,独徘徊无所之,益使人有荒江寂寞之叹矣。,
贞甫讳果,字贞甫。娶王氏,无子,养女一人。有弟日善继、善述、。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年四十有二。即以是年月日葬于某原之先茔。可悲也已!
铭日:天乎命乎不可知,其志之勤而止于斯
第 16 题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沈贞甫“志之勤”的一组是(  )
②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以与之上下。
③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
④闻人有书,多方求之,手自抄写,至数百卷。
⑤不幸而病;病已数年,而为书益勤。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4.
第 17 题 文章在表达对沈贞甫英年早逝的痛悼之情时,着重记叙了哪三件小事?

6.
第 18 题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尤好观古书,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宫。
(3)每过其精庐,啜茗论文,或至竟日。

五、诗词阅读

2.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 19~20 题: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圈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技。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第 19 题 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4.
第 20 题 “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六、作文一(20分)

2.
第 21 题 有人说秋天是金色的季节、成熟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也有人说秋天是萧索的季节、凄凉的季节,思念的季节,请以“秋天来了”为题,写一篇200字的短文

七、作文二(50分)

2.
第 22 题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距离2022 成人高考考试

还有
  • 0
  • 0
  • 0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