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会计准则》下收入总额并不包含营业外收入。收入总额主要核算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而营业外收入则核算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收入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这些日常活动是企业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持续进行的经营活动,如制造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服务业企业的服务提供等。收入总额反映了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
一、定义与核算范围
营业外收入则是指企业发生的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这些利得通常不是企业通过持续经营活动获得的,而是由于某些非日常事件或交易产生的,如政府补助、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营业外收入不属于企业的核心业务收入,但其发生会对企业的当期利润产生影响。
二、收入总额是否包含营业外收入
在《企业会计准则》下,收入总额与营业外收入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收入总额主要核算的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而营业外收入则核算的是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收入总额并不包含营业外收入。
然而,在企业的利润表中,虽然收入总额和营业外收入是分开列示的,但两者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的经营成果,其计算公式为: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其中,营业利润是收入总额减去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以及资产减值损失等后的净额。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当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正确区分收入总额和营业外收入,并分别进行核算和列示。同时,在编制利润表时,应确保收入总额、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相关推荐:
初级会计历年真题、模拟试卷、精讲课扫码沉浸式学习~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习题精析视频课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 |
初级会计实务习题精析视频课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 |
初级会计实务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 |
初级会计职称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