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学分计量标准和登记操作细则细致且全面。会计人员应严格遵循,确保完成继续教育,提升专业能力,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为会计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会计行业不断发展的当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至关重要。2025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有着明确的学分计量标准和登记操作细则,这些规定为会计人员提升专业素养、规范继续教育管理提供了清晰指引,下面就展开详细介绍。
一、学分计量标准
(一)年度总学分及结构要求
会计人员每年需完成不少于90学分的继续教育,其中专业科目学分需占总学分的三分之二及以上,即至少60学分。部分地区还对公需科目学分作出要求,如深圳市规定公需科目不少于30学分。
(二)不同学习途径的学分计量
1、考试与资格认证类:通过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税务师等考试任一科目,可一次性折算90学分;参加国家承认的会计类中专以上学历教育,通过一门课程考试或考核,可折算90学分。
2、培训与学术活动类:完成财政部门认可的继续教育培训(如高端会计人才培训、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等),考核合格后折算90学分;参加普通继续教育课程,每学时折算3学分;独立完成会计类研究课题并结项,或出版会计类书籍,可折算90学分;合作课题或书籍的第一作者获90学分,其他作者获60学分;发表会计类论文,独立作者折算30学分,合作论文第一作者30学分,其他作者10学分。
3、会议与实践参与类:参加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组织的会计会议,每天折算10学分;担任会计高级职称评审执行评委,或参与财政部门认可的会计知识大赛,均可折算90学分;高端会计论坛、研讨等活动,按内容和质量折算30-90学分。
二、登记操作细则
(一)登记方式
1、网络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会计人员参加指定的网络培训机构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按规定完成网上学习并参加在线考试,成绩合格后,由网络培训机构统一登记学分。
2、财政部门统一登记:通过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取得的学分,由财政部或省级财政部门统一登记;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高端会计人才培训、会计类专业会议等活动取得的学分,也由财政部门统一登记。
3、个人申报—财政部门审核登记:会计人员参加其他视同完成继续教育的形式,如独立承担会计类研究课题、发表会计类论文、出版会计类书籍等,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相关平台,上传证明文件,经属地财政部门确认后登记学分。
(二)登记时间及要求
不同地区对学分登记的时间有不同要求,会计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继续教育学习任务,及时办理学分登记,确保所提供证明材料的真实、完整。如:深圳市规定2025年度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及专业科目学分登记开始时间为2025年5月1日,截止时间为2026年4月30日,过期不办理补学补登。
相关推荐:
初级会计历年真题、模拟试卷、精讲课扫码沉浸式学习~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习题精析视频课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 |
初级会计实务习题精析视频课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 |
初级会计实务真题考点班视频教程![]()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 |
初级会计职称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