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基金行业迎来重大监管变革,其中薪酬与长期业绩绑定的新政成为行业焦点,这一举措对基金经理、基金公司以及整个行业生态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2025年,基金行业监管迎来重大变革,薪酬与长期业绩绑定的新政成为核心议题。过去,行业薪酬体系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基金经理薪酬与规模挂钩而忽视业绩,引发诸多争议。在此背景下,新政应运而生,旨在重塑行业薪酬结构,推动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下面,我们就深入剖析这一新政的具体内容及影响。
一、政策背景与目的
长期以来,公募基金行业存在基金经理薪酬与规模挂钩而非业绩的问题,引发社会广泛质疑。在2022-2023年间,行业整体亏损近2万亿元,却仍收取超过2700亿元管理费,部分明星基金经理在其管理的产品大幅亏损情况下依然领取千万年薪。这种利益失衡,有违社会公平,也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在此背景下,证监会于2025年5月7日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将基金经理薪酬与基金业绩深度绑定的政策导向,旨在推动行业回归投资本质,促进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利益一致。
二、政策具体内容
该政策要求基金公司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适当降低规模排名、收入利润等经营性指标的考核权重。基金投资收益指标涵盖基金产品业绩和投资者盈亏情况,前者包括基金净值增长率、业绩比较基准对比等指标,后者包括基金利润率、盈利投资者占比等指标。对基金经理的考核,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对显著超过基准的,则可以合理涨薪。
三、对行业的影响
1、基金经理层面
这一政策将倒逼基金经理提升投资能力,使其更加注重长期投资收益,避免短期行为。以往,部分基金经理可能为了追求短期规模扩张而忽视业绩,如今薪酬与长期业绩挂钩,他们将不得不更加谨慎地选择投资标的,深入研究市场和公司基本面,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的回报。
2、基金公司层面
基金公司需要改进和完善绩效考核体系,更加重视中长期价值创造,与投资者利益更紧密绑定。这将促使基金公司加强投研能力建设,优化投研资源配置,提高基金产品的整体质量。同时,基金公司还需要加强对基金经理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投资行为符合长期业绩导向。
3、行业生态层面
这一政策有助于推动基金行业从“规模驱动”向“回报驱动”转型,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市场稳定性。当基金经理的薪酬与长期业绩挂钩时,资金将更倾向于流向业绩优良、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关推荐:
教材精讲视频课程、经典母题、历年真题、模拟试卷、电子资料等,可扫码沉浸式学习~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精讲通关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98/科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经典母题![]()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科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题库会员![]()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79/科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押题救命班(考前500题)![]()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500/科 |
基金从业资格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