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金投资需摒弃“追涨杀跌”思维,坚持“不懂不投、分散配置”原则。通过中基协官网核实机构资质,优先选择低费率指数基金,并设置10%止损线,方能在市场波动中守住财富安全线。
2025年基金市场波动加剧,结构性风险持续释放。从跨境ETF溢价泡沫到迷你盘ETF清盘危机,从行业主题基金的政策冲击到高费率产品的收益侵蚀,再到非法私募的诈骗陷阱,投资者需警惕五类高风险产品,避免盲目跟风导致本金损失。
一、高溢价跨境ETF
跨境ETF因外汇额度限制导致套利机制失灵,高溢价状态难以持续。例如,标普500ETF在2025年3月振幅达14%,溢价率高达21.46%,投资者以远高于实际资产价值的价格买入,最终面临泡沫破裂后的净值暴跌。风险点:溢价率超过10%的跨境ETF需警惕,机构无法通过申购平抑价格,散户接盘风险极高。
二、迷你盘ETF
基金规模持续低于5000万元或持有人不足200人的迷你盘ETF,面临强制清盘风险。清盘期间交易冻结一个月,投资者资产缩水;同时,日成交额不足300万元的ETF流动性差,买卖价差大,形成“规模越小→流动性越差→投资者撤离→规模进一步缩小”的恶性循环。风险点:避开规模低于2亿元的非指数基金,优先选择日均成交额超1000万元的产品。
三、行业主题ETF
行业ETF具有“涨跌放大器”属性,受政策风向和行业周期影响显著。例如,新能源ETF因产能过剩预警一个月暴跌25%,中证1000指数下跌触发雪球产品敲入事件,导致挂钩ETF净值腰斩。风险点:行业ETF占比不宜超过总投资的20%,需实时监控重仓股舆情,提前预警利空消息。
四、高成本与费率刺客型基金
部分基金通过隐蔽收费侵蚀投资者收益,如管理费1.5%+业绩提成、C类份额持有满7天仍收惩罚性赎回费、宣传“免申购费”却暗藏0.8%销售服务费等。2023年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管理费1.27%,但亏损基金中仍有43%收取业绩报酬。风险点:主动基金总费率超1.5%直接拉黑,优先选择指数基金(费率普遍低于0.5%)。
五、违规操作与非法基金
1、非法证券期货基金:冒充正规机构诱导投资者下载虚假平台,前期小额返利,后期无法提现。2025年福建证监局通报多起非法平台案例,投资者需通过证监会、中基协官网核实机构资质。
2、违规私募基金:2025年5月中基协通报多起纪律处分案例,涉及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侵占挪用基金财产、承诺保本保收益等违规行为。风险点:远离“公司制度规定”“审核失败”等拖延提现理由的平台,不参与未在中基协备案的私募产品。
相关推荐:
教材精讲视频课程、经典母题、历年真题、模拟试卷、电子资料等,可扫码沉浸式学习~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精讲通关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98/科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经典母题![]()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99/科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题库会员![]()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79/科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押题救命班(考前500题)![]()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500/科 |
基金从业资格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