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备考过程中,部分考生可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中级经济师多选题技巧是怎样的?别担心,为了帮大家解决这个问题,小编收集资料并整理了相关的内容,一起来了解下吧~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多选题是考生最易失分的题型。以《经济基础知识》为例,35道多选题总分达70分,直接影响及格线。本文从题型特点、答题策略及避坑指南三方面,解析多选题高分技巧,助考生精准提分。
一、题型特点与评分规则解析
中级经济师多选题具有以下特征:
选项数量灵活:每题含2-4个正确答案,部分题目可能仅2个选项正确,需避免惯性思维误选全部选项。
分值分配严苛:完全选对得2分,少选时每个正确选项得0.5分,错选则本题不得分。例如,若某题正确答案为ABC,考生选AB得1分,选ABCD则0分。
考察维度多元:既涉及概念辨析(如“哪些属于货币政策工具”),也包含案例分析(如“某企业实施扩张战略可能面临的风险”),需考生兼顾理论记忆与逻辑推理。
二、高分答题策略与实战技巧
对比排除,规避陷阱
对模糊选项采用“排除法”。如某题问“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若选项中出现“生产成本”这一干扰项(实际为供给弹性因素),可直接排除。同时,警惕“绝对化表述”(如“所有”“必须”),此类选项通常错误率较高。
少选保分,避免贪多
当无法确定全部选项时,优先选择1-2个确定正确的选项,确保至少得0.5分。例如,某题正确答案为ACD,若仅能确认A、C正确,则勾选A、C得1分,优于冒险勾选D导致全军覆没。
三、常见陷阱与避坑指南
概念混淆类陷阱
如“GDP核算方法”中,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需严格区分,避免将“最终产品价值”误选为“中间产品价值”。
案例干扰类陷阱
案例分析题中,背景信息可能包含无关数据。例如,某题给出企业财务报表,但实际考察点为“杜邦分析法”的核心指标,需聚焦问题本质,避免被冗余信息误导。
总之,多选题是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分水岭”,掌握“先易后难、对比排除、少选保分”三大策略,可显著提升正确率。备考时,考生需通过真题训练强化选项辨析能力,同时定期复盘错题,总结高频陷阱。
扫码查询>>>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热门:2025经济师真题及答案汇总 | 2025中级经济师成绩查询入口
推荐: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题库 |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题库 
备考:中级经济师各科真题及答案 | 中级经济师各科思维导图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