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电院MEM“E星”计划七月项目

工程管理MEM 责任编辑:蒋磊 2025-06-23

李老师

考研计划定制

加我微信
距2026工程管理MEM考试

摘要:上海交通大学电院MEM“E星”计划七月项目已上新,光子传输与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智能电网(上海)研发中心、上海市数字媒体处理与传输重点实验室为上交大三大实验室。

一、上海交通大学电院MEM“E星”计划七月上新!

序号日期项目名额具体时间地点详情1详情2
17月5日E参观20上午场(9:30-11:30)闵行校区A线光子传输与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
20上午场(9:30-11:30)B线国家能源智能电网(上海)研发中心
+
上海市数字媒体处理与传输重点实验室
20下午场(13:00-15:00)A线光子传输与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
20下午场(13:00-15:00)B线国家能源智能电网(上海)研发中心
+
上海市数字媒体处理与传输重点实验室
27月12日
7月13日
E交流无限制具体安排和实际时间
将另行邮件通知
徐汇校区/ 

二、扫描二维码进入“E星”系统,二维码见原文链接。

三、实验室介绍

光子传输与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原名称“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为了引领和支撑高速发展的光通信技术,由国家计委在1989年6月批准建立,于2025年1月完成重组,正式更名为现用名。实验室分上海实验区和北京实验区,分别依托于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实验室面向“数字中国”、“东数西算”等国家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需求,围绕因光纤克尔非线性香农极限导致的光纤通信“容量危机”科学问题和核心光电子芯片的“卡脖子”技术问题,部署了光子传输与网络、光通信器件与芯片、智能光电信号处理三大研究方向,从源头上突破基础原理、关键工艺、系统架构的限制,在基础理论、仿真软件、系统架构、集成光电子器件与芯片、信号处理算法等方面展开协同研究,探索支撑未来数十年通信速率持续演进的理论框架,构建新型光纤信道,突破系统、算法和器件关键技术瓶颈,全面提升光纤传输系统的承载能力。同时加强和产业的结合,整合产学研力量共同开展光子传输与通信的核心技术攻关,支撑我国光通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能源智能电网(上海)研发中心:国家能源智能电网(上海)研发中心于2009年11月由国家能源局批复成立,是国家能源局授权的第一批能源产业研发和实验基地。该中心由国家能源局、教育部、上海市政府、国家电网公司联合投资建设,主要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目前研发中心主要承担了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方政府、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及其它众多企业的相关科研项目。中心涵盖了“电气工程”、“能源动力”、“电子信息”等学科,聚焦能源、电力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在智能电力设备、新能源并网与微网、风光储输协调控制、新型电力系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网数字化转型、能源互联网等方向开展原始创新与基础研究,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级项目,获得各类科技奖项,打造了一批电网领域重大科技成果,在新型电力系统、能源互联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心建有高电压实验室、电力系统物理数字混合动态模拟仿真实验室,主动配电网、微网实验室,风光新能源中心,电力电子运行与仿真实验室,以及各种高端仪器设备。

上海市数字媒体处理与传输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数字媒体处理与传输重点实验室于2005年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筹建,2008年对外开放运行。实验室围绕全球新一代媒体网络与计算的前沿趋势,聚焦领域五大前瞻研究方向,包括图像编码与传输、视频分析与管理、网络计算与服务、媒体设计与呈现和系统集成与实现。在数字媒体创新理论方法上引领行业学术方向,牵头开展国内自主标准研制及国际化推广,形成了技术攻关、标准研究、专利布局、芯片设计、专利运营、产业推广的完整技术研究转化运营的全链路团队,多项自主核心技术导入国际国内主流媒体网络标准,成功卡位MPEG、ATSC、3GPP、AVS2/3、5G广播、AIB等诸多国际国内主流标准技术,在行业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现有固定人员53人,担任SCI国际期刊编委15人次(含IEEETrans.汇刊编委7人次),其中教授/研究员26人,博士学历占84.6%,45岁以下青年学者占62.3%;IEEEFellow4人,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名,国家青拔2名,国家卓青、青千4名,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geiX9BDD1FDpsnqv0Dt0A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工程管理MEM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