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药大学(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建设的省属重点大学、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高校、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河南省“双一流”学科创建单位。是一所以中医药学科发展为特色,医、理、管、工、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河南省中医进修学校,1958年9月,河南中医学院成立;1981年,学校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9年1月被确定为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2012年,学校成为“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2016年1月26日,教育部批准河南中医学院更名为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3月10日,
吉首大学(Jishou University),简称“吉大”,学校地跨吉首市和张家界两地办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大学,是湖南省高水平建设大学、湖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湖南省2011计划”,为中国服务外包校企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成立于1958年4月,1978年复升为省属综合性大学,同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湘西分院并入吉首大学组建医疗系,湘潭大学湘西分校并入吉首大学组建体育系,2000年,吉首卫生学校并入吉首大学;2001年,湘西民族教育学院与吉首民族师范学校并入吉首大学组建吉首大学师范学院;2002年,武陵高等专科学校(武陵大学)并入吉首大学成为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
桂林医学院(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桂医″,坐落于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基地,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桂林建设全国首批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合作单位、广西一流学科(培育)建设高校。 桂林医学院创建于1935年,前身为广西省立桂林高级助产护士学校,1958年学校升格为桂林医学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桂林医学院,1993年获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列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5年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9年自治区教育厅发
海南大学(Hainan University),简称海大,坐落于海南省海口市,是教育部与海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海南省人民政府与财政部共建高校、海南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海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学校由天津大学对口合作建设。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1983年组建的原海南大学;2007年8月,两校合并组
西南科技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西南科大”,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由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是西部重点建设十四所高校之一,是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定点联系高校之一,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双万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2011计划。 2000年8月23日,在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西部大开发和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的大背景下,教育部批准西南工学院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西南科技大学。 截至2022年7月,学校校园占地5463亩,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
云南民族大学(Yunnan Minzu University),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是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云南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云南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前身是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 据2022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莲华校区、雨花校区两个校区占地2550亩,校舍建筑面积81.95万平方米;有各类纸质图书240余万册,电子图书近130万册;下设26个学院,开设76个本科专业;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专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双一流”农科联盟成员高校。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百校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学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与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合并建立西南师范学院,农艺、园艺和农产制造等系与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学院等合并建立西南农学院。1985年两校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2000年重庆
湘潭大学(Xiangtan University),简称“湘大”,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倡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 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英才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应用数学中心、首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首批国家专利协同运用试点单位、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等,是“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全球eduroam联盟、全国红色文化战略联盟等成员。 学校创办于1958年,同年9月10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湘潭大学”校名。1959年因故停办。1974年,
山东农业大学(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山东特色名校工程、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是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届全国文明校园,是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融农、理、工、管、经、文、法、艺术学等于一体的多科性大学。其中,农林学科位列QS世界大学排名200强。 学校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济南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后几经变迁,1952年经全国院系调整,山东省立农学院与当时的山东大学农学院合并,同时调入齐鲁大学农业专科、金陵大学园艺系、南京大学园艺系果树组
北华大学(Beihua University),简称北华,坐落在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人民政府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吉林省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吉林省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为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吉林省林学会森林康养分会理事长单位、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和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是吉林省唯一举办林学、林业工程等涉林一级学科的高校。 学校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原四校前身分别为创办于1906年的吉林初级师范学堂、创办于1928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