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软考中级嵌入式考几门?软考中级嵌入式考什么内容?软考中级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两个科目,软考中级嵌入式系统设计师两个科目的考试内容见正文。
软考中级嵌入式系统设计师需要考两个科目:《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这两个科目各有侧重,它们的考试内容如下:
一、 《基础知识》科目
考试形式: 机考,75道单选题,满分75分(45分及格)。
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主要考试内容:
1.计算机系统基础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CPU、存储器、总线、I/O系统)。
数据表示、运算基础(数制、补码、浮点数、逻辑运算)。
指令系统基础。
计算机性能评测。
2.操作系统基础
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功能、类型(特别是实时操作系统RTOS)。
进程/线程管理(状态、同步、通信、调度算法)。
存储管理(分区、分页、分段、虚拟内存)。
设备管理(I/O控制方式、缓冲技术)。
文件系统基础。
3.嵌入式系统概论
嵌入式系统定义、特点、分类、应用领域。
嵌入式系统组成(硬件核心、软件核心、外围设备)。
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方法、工具链概述。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如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在嵌入式中的应用)。
4.嵌入式微处理器/微控制器
主流嵌入式处理器架构(ARM Cortex系列,MIPS,RISC-V)。
处理器核心结构(寄存器组织、流水线)。
处理器工作模式(特权级、用户级)。
异常和中断机制(处理流程、向量表)。
5.嵌入式系统存储体系
存储器层次结构(Cache, RAM, ROM/Flash)。
各类存储器特点(SRAM, DRAM, NOR Flash, NAND Flash, EEPROM)。
存储器接口技术(地址译码、时序控制)。
Flash管理基础(擦除/写入特性)。
6.嵌入式系统 I/O 接口
常见外设接口原理与应用(UART, SPI, I2C, USB, Ethernet, CAN, SD/MMC, GPIO - 重点掌握前几种)。
A/D、D/A转换原理。
人机交互接口(键盘、LCD、触摸屏)。
7.嵌入式系统总线
总线基本概念(带宽、仲裁)。
常见嵌入式总线(AMBA - 重点, PCIe局部总线)。
8.嵌入式系统网络
网络基础概念(OSI模型、TCP/IP协议栈基础)。
常用嵌入式网络接口与协议(以太网、WiFi、蓝牙、Zigbee等概念)。
9.嵌入式系统软件
嵌入式软件特点、分类。
嵌入式操作系统(RTOS)核心机制(任务管理、调度、同步通信、中断管理、时间管理、内存管理)。
Bootloader功能与启动过程。
10.嵌入式系统开发与维护
嵌入式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编程语言(C/C++为主,强调嵌入式特性如位操作、指针、volatile等)。
交叉编译、链接、调试技术(JTAG, ICE)。
代码优化策略(时间、空间)。
软件测试基础(单元测试、集成测试)。
可靠性、安全性基础概念。
低功耗设计基础。
11.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基础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需求分析、设计、测试、维护基础。
项目管理基本概念(进度、成本、质量)。
软件标准与文档(如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12.知识产权与标准化
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基础。
软件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信息技术相关标准(ISO, IEC, IEEE等)。
软件文档标准。
13.专业英语
阅读和理解嵌入式系统相关英文技术资料的能力(通常有几道选择题)。
二、 《应用技术》科目
考试形式: 机考,案例分析题5-6道,满分75分(一般45分及格)。
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主要考试内容:
1.嵌入式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根据需求描述,分析功能、性能、接口、功耗、成本等约束。
进行系统总体设计(硬件选型、软件架构)。
设计硬件/软件接口。
设计模块划分和接口定义。
2.嵌入式硬件设计(原理级)
基于需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器、存储器、外设芯片。
设计核心电路(最小系统:时钟、复位、电源、调试接口)。
设计存储器接口电路(SRAM, SDRAM, Flash)。
设计常用外设接口电路(UART, SPI, I2C, USB, Ethernet, GPIO扩展、ADC/DAC接口等),给出原理图片段或说明关键连接点(如管脚、信号线)。
分析简单的时序问题。
3.嵌入式软件设计(核心驱动/应用逻辑)
底层驱动开发:
编写或分析GPIO控制程序(LED、按键)。
编写或分析常用外设驱动程序(UART收发、SPI/I2C读写设备、ADC采样、定时器/PWM配置)。
中断服务程序(ISR)设计与编写(初始化、服务程序框架、注意事项如短小精悍)。
实时操作系统(RTOS)应用:
任务划分与优先级设计。
使用RTOS API进行任务管理(创建、删除、挂起、恢复)。
使用RTOS同步通信机制(信号量、互斥量、消息队列、事件标志)解决实际问题。
中断管理与RTOS的结合。
内存管理(动态内存分配注意事项、静态分配)。
应用逻辑实现:
根据需求描述,用C语言实现特定算法或控制逻辑。
状态机设计与实现。
数据处理(如传感器数据处理、通信协议解析)。
4.嵌入式系统调试与测试
分析给定的系统故障现象(如程序跑飞、死机、通信失败、数据错误),推断可能的原因(硬件连接错误?软件Bug?时序问题?中断冲突?资源竞争?)。
设计调试方案或测试用例。
解释常见调试工具(如示波器、逻辑分析仪、JTAG调试器)在特定场景下的作用。
5.嵌入式系统性能优化与可靠性
分析代码片段或系统描述,提出性能优化(执行速度、内存占用)建议。
分析可靠性设计策略(如看门狗、软件容错、硬件冗余的概念和应用)。
分析低功耗设计策略(休眠模式、时钟门控、外设电源管理)。
6.嵌入式网络应用基础
设计或分析简单的基于TCP/UDP的嵌入式网络通信程序片段(Socket编程基础)。
理解常见物联网协议(如MQTT, CoAP)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
热门: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备考 | 2025下半年软考高级选科
推荐: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网络课堂 | 2025下半年软考报名时间及入口
课程: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报考指南 | PMP课程 | 25下半年系统集成备考经验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