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大学(Beibu Gulf University),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是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设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项目单位、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基地院校、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首批理事高校,学校校园为3A级景区。 学校前身为始建于1973年的钦州地区师范学校。1982年设立钦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85年增设广西师范学院钦州分院。1988年钦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钦州地区教育学院,1991年改建为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创建于1906年的钦州民族师范学校(含广西广播电视大学钦州分校)并入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升格为钦州学院。2018年11月底,教育部批准在钦州学院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坐落于海南省三亚市,是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原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亚市人民政府、三沙市人民政府等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省属高校,是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成员院校。学校由中国海洋大学对口支援。 学校的前身是广东省1954年创办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学校和1958年创办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专科学校;几经分合、调整、更名,于1993年由海南省通什师范专科学校和海南省通什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琼州大学(专科);2006年琼州大学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琼州学院,同年4月海南民族师范学校并入琼州学院;2009年学校主校区由五指山市搬迁至三亚市;2015年9月,更名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18年12月,海南省海洋与
西华师范大学(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简称“西华师大”,位于四川省南充市,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四川省第一所师范类高等学府和全国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四川省首批免费师范生培养实施高校,四川省首个“四川省优秀大学生选调基地”,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四川省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2011计划。 学校始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历史渊源。抗日战争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的师生在原校址上创建了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吸纳西山书院,更名为川北大学;1950年合并川北文学院,并迁到四川省南充市。1952年
贵州师范大学(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简称“贵州师大”,坐落于贵州省贵阳市,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贵州省共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布局的省属重点大学,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贵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1941年,原名为“国立贵阳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5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交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58年,中共贵州省委决定在贵阳师范学院内以联合办学的形式成立新的“贵州大学”;1959年,贵州大学从本校分出;1985年更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4年,原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并入。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花溪、宝山、白云三个校区,占
贵州民族大学(Guizhou Minzu University),简称贵民大,坐落于贵州省贵阳市,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入选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高校和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高校,由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对口支援建设。 学校创建于1951年,原名贵州民族学院,2012年经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贵州民族大学。 截至2020年3月,学校学校有两个校区:贵阳市花溪区和贵安新区大学城,占地面积2825亩,其中贵阳花溪校区1325亩、贵安新区大学城校区1500亩,校舍面积79.6万平方米,图书馆有纸质图书187万册;设有21个学院,1个研究生院,1个独立学院,设有74个普通本科专业、28个本科专业方向;专职教师1196人,全日制在校生19069
西南林业大学(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西南林大,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为原林业部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首批高校,是以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为传统优势,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为显著特色,理、工、农、文、法、管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是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院校,云南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办学起源于1938年的云南大学森林系,建校于1958年昆明农林学院。1973年昆明农林学院林学系与南迁昆明的北京林学院合并办学,成立云南林业学院,1978年北京林学院迁回北京办学后,学校变更为云南林学院,直属原国家林业部管理。1983年更名为西南林学院,为林业部直属的6所区域性林业本科院校之一。2000年学校由原国家林业局直属高校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建
西安科技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西科大、西安科大,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陕西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创始院校之一,为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 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1938年迁并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7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1958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分出成立独立的西安矿业学院,是当时隶属原煤炭工业部仅有的2所5年制本科
西安工程大学(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简称“西工程大”,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高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首批“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立项建设高校、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高校,拥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西安工程大学的前身为1912年创办的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后历经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纺织系、西北联合大学纺织系、西北工学院纺织系等发展阶段,1959年开始招收纺织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1978年成立西北纺织工学院,隶属原纺织工业部。1998年划归地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以陕西省管理为主。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同意,学校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财经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简称“西安财大”,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统计局共建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建的西北贸易学校;1985年,西北贸易学校更名为陕西商业专科学校;1996年,陕西商业专科学校、陕西财政专科学校、陕西工商学院合并为陕西经贸学院;2001年6月,陕西经贸学院与西安统计学院合并组建西安财经学院;2018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财经大学。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长安、雁塔、翠华东、翠华西4个校区,占地面积1600余亩;下设13个学院(部)、47个本科专业,其中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0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兰州理工大学(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甘肃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111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国家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基地、“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前身是1919年创立的甘肃省立工艺学校;1958年,在组建兰州工学院的基础上,将甘肃交通大学并入,定名为甘肃工业大学;1965年,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同时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和北京机械学院的水力机械、化工机械、石油矿场机械和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成建制全部迁入,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