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查看《购买须知》>>>
首页 > 职业资格考试> 司法考试
网友您好,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搜题
拍照、语音搜题,请扫码下载APP
扫一扫 下载APP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赵某犯抢劫罪,在无法定或者酌定量刑情节的情况下,下列哪些判决是错误的?()

A.甲判决:判处赵某有期徒刑8年

B.乙判决:判处赵某有期徒刑9年,并处罚金2000元

C.丙判决:判处赵某有期徒刑l0年,并处罚金2000元,剥夺政治权利3年

D.丁判决:判处赵某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800元

答案
查看答案
更多“《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刑法》第237条第一款;“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5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试说明:(1)本条所规定的罪名和罪状的描述类型。(2)本条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的特征。(3)本条所讲的“猥亵”和“侮辱”的含义。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以迷信邪说引诱、胁迫、欺骗或者其他手段,奸淫妇女、幼女的,依照《刑法》第236
条的规定,以()或者奸淫幼女罪定罪处罚。

A. 强奸罪

B.诈骗罪

C.教唆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关于本条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属于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B. “他人”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

C. “侮辱”、“诽谤”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D.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对于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制造、散布迷信邪说,指使、胁迫其成员或者他人实施自杀、自伤行为的,依照
《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的规定,以()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A. 故意杀人罪

B.教唆罪

C.诈骗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刑法》第277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试分析该条规定的罪名、罪状类型、犯罪构成特征。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
力想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试说明:

(1)本条是什么罪状?第263条是什么罪?

(2)犯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第263条所规定之罪的条件是什么?

(3)甲15岁,在盗窃时,为抗拒抓捕对受害人当场实施暴力,致使受害人当场死亡,则对甲应定什么罪?为什么?

(4)丙男抢夺乙女财物后逃窜,乙女穷追不舍,欲擒之,至一无人处,丙男停止奔跑,拿出匕首与乙搏斗,但却被乙女推入附近的粪池中淹死。那么,乙女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行政诉讼中,诉讼参与人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或者以哄闹、冲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我国《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一规定体现了刑法哪一项基本原则?()

A.罪刑法定原则

B.刑法适用人人平等原则 ?__?

C.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关于刑法解释,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构成强奸罪。按照文理解释,可将丈夫强行与妻子性交的行为解释为“强奸妇女”

B.《刑法》对抢劫罪与强奸罪的手段行为均使用了“暴力、胁迫”的表述,且二罪的法定刑相同,故对二罪中的“暴力、胁迫”应作相同解释

C.既然将为了自己饲养而抢劫他人宠物的行为认定为抢劫罪,那么,根据当然解释,对为了自己收养而抢劫他人婴儿的行为更应认定为抢劫罪,否则会导致罪刑不均衡

D.对中止犯中的“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既可解释为自动采取措施使得犯罪结果未发生;也可解释为自动采取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有效措施,而不管犯罪结果是否发生

点击查看答案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TOP
重置密码
账号:
旧密码:
新密码:
确认密码:
确认修改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购买前请仔细阅读《购买须知》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服务协议》《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已付款,但不能查看答案,请点这里登录即可>>>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系统为您生成的账号密码如下:
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发送账号到微信 保存账号查看答案
怕账号密码记不住?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绑定微信,开通微信扫码登录功能
请用微信扫码测试
优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