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境内发生涉及人员死亡的事故时,事故单位所在二级单位应填写事故快报单或以电话、即时通信等方式,在()小时内上报至集团公司。
A.2
B.3
C.4
D.5

A.2
B.3
C.4
D.5
第1题
A.车辆制动系统在事故前曾发现过失灵,因而刹车失灵为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B.作业场坡度偏大是造成事故的问接原因。
C.使用单位未能按照有关要求履行设备报检、注册登已等相关职责,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不到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D.操作人员无证操作
第2题
A.事故发生单位的营业执照
B.事故发生单位的资质证书原件
C.事故发生单位的资质证书复印件
D.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E.施工许可证
第3题
A.车辆因倒车时由于滑行速度过快,且路面里高外低,为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B.作业场坡度偏大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C.使用单位未能按照有关要求履行设备报检、注册登已等相关职责,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不到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D.操作人员无证操作
第4题
A.外国民航客机在我国境内发生机毁人亡事故
B.煤矿发生爆炸事故,死亡40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
C.某单位食堂发生急性中毒事件,有80名职工中毒
D.我国民航客机在国外发生机毁人亡事故,死亡40人
E.高速公路发生汽车追尾事件,8人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
第5题
A.年度HSE考核不合格的
B.年度HSE考核75分
C.实现了公司控制指标,未造成人员死亡
D.公司安委会认为其它应该予以没收的情况
E.发生两起及以上分包商负主责的死亡事故或者分包商负主责的事故造成2人死亡
第7题
1993年1月15日23时40分左右,肥东“安徽01-50845”号客车在312国道223km+900m处(江苏丹阳境内)翻车,造成车内乘客、驾驶员3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多万元。事故发生后,安徽省领导非常关心和重视,并作了重要指示。由省安全生产委员会牵头,省公安厅、合肥市政府、省检察院、省监察厅、省保险公司、肥东县政府共同组成“1·15”事故调查组,深入事故现场并调查了有关单位和人员,查清了该事故的有关情况。肥东“安徽01-50845”号客车由个体户王某于1993年1月15日凌晨驶往上海县梅陇乡行南村接肥东籍民工回家过春节。15日14时左右途经上海老沪阂路2号桥又超员续载至52人(该车额定载客25人)返回肥东。车至昆山路段因超载被罚款后放行。车到常州附近,王某因疲劳将车交给无驾驶执照的乘客周某驾驶,当车行至丹阳境内312国道223km+900m处,由于该车方向机上下传动联接器损坏,导致方向失控,使车辆沿道路右倾边缘向前行驶16.5m后,车辆前保险杠中部撞上右倾百米公路里程粧,继续向前滑行23.5m后,180°翻入路边水沟中,造成车内的52人先后死亡30人的特大重大事故。事故原因分析:
(1)报废车辆。该车系1978年4月购置并投入使用的江淮客车,无论是车况还是使用年限都达到了国家《关于老旧汽车报废标准》的条件。经原车辆单位申请,己于1992年12月30日由肥东县车辆管理所审批“同意办理报废手续”。但有关人员并未办理报废,而是将这台己判为报废的客车擅自交给个体户王某从事客运。这与事故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和必然的因果关系。
(2)严重超载。该车核定载客25人,出事时却装载乘客51人(含驾驶员52人)严重超载,不仅造成车况恶化,而且扩大死亡人数。
(3)无证驾驶。王某驾车至常州附近,将车交给乘车返回肥东的无驾驶执照人员周某驾驶,且周某在无锡吃饭时又喝了酒。此外,312国道丹阳段车流量大,路肩窄,路边有大大小小的水沟等原因,也是造成“1·15”特别重大事故的客观因素。
依据以上场景,总结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责任人及防止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
第8题
(1)问:事故的等级主要是依据死亡人数来确定,同时参考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
A.正确
B.错误
(2)问:这起事故中,操作人员没有违规操作的行为。()
A.正确
B.错误
(3)问: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谈起事故等级属于()。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4)问: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下列关于此次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组的人员构成、主要工作程序与任务、责任和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事故调查实行“政府领导、专家负责”的原则
B.事故调查组的职责应包括事故防范措施的落实
C.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D.较大事故调查组的成员组成应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技术人员
第10题
A.事故发生单位上级主管部门
B.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
C.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D.省级人民政府
第11题
A.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者3次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B.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C.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因素的场所,且同一作业时间作业人员在3人以上不足10人的
D.经评价确定的其他重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