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题库 > 学历提升 > 成人高考 > 大学语文 > 案例题

(二)阅读朱光潜《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0~32小题。 

  文章的通病就不外两种,不知选择和不知安排。第一步是选择,斯蒂芬生说: 文学是“剪裁的艺术”。剪裁就是选择的消极方面。有选择就必有排弃,有割爱。 在兴酣采烈时,我们往往觉得自己所想到的意思样样都好, 尤其是费过苦心得来的,要把它一笔勾销,似未免可惜。所以割爱大是难事,它需要客观的冷静,尤 其需要谨严的自我批评。不知选择大半由于思想的懒惰和虚荣心所生的错觉。 

  遇到一个题目来,不肯朝深一层处想,只浮光掠影地凑合一些实在是肤浅陈腐而自 以为新奇的意思,就把它们和盘托出。我常看大学生的论文,把一个题目所有的 话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每一点都约略提及,可是没有一点说得透彻,甚至前后 重复或自相矛盾。如果有几个人同做一个题目,说的话和那话说出来的形式都大 半彼此相同,看起来只觉得“天下老鸦一般黑”。这种文章如何能说服读者或感 动读者?这里我们可以再就用兵打比譬, 用兵制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 

  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 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点,等到自己的实力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做文章不能切中要 害,错误正与此相同。在艺术和在自然一样,最有效的方式常是最经济的方式, 浪费不仅是亏损而且也是伤害,与其用有限的力量于十件事上而不能把任何一件 事做得好,不如以同样的力量集中在一件事上 .把它做得斩钉截铁。做文章也是如此。世间没有说得完的话.你想把它说完,只晃得你愚蠢;你没有理由可说人人都说的话,除非你比旁人说得好,而这却不是把所有的话都说完所能办到的。 每篇文章必有一个主旨,你须把着重点完全摆在这主旨上,在这上面鞭辟入里 .烘 染尽致.使你所写的事理情态成一个世界,突出于其他一切世界之上,像浮雕突 出于石面一样;读者看到.马上就可以得到一个强有力的印象, 不由得他不受说服 和感动。这就是选择,这就是攻坚破锐;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查看解析 下载APP畅快刷题

相关知识点试题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