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题库 > 职业考证 > 教师资格 > 中学教师资格证 > 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 案例题
案例题

阅读两则《朝花夕拾》名著导读的教学反思,回答问题。
反思一:
开展名著导读教学,教师应当深入研读作品,并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对作品有初步的认识。课前我了解到,学生只是对《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比较熟悉,对散文集整体特点和其他作品则较为陌生。课上,我开展了三方面的教学活动。首先是题目品析,讨论《朝花夕拾》这一题目较之《旧事重提》好在哪里。其次是整体把握,思考《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可以分为几类,并阐述依据。最后是讨论交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艺术风格,研讨话题如下:
①有人说《朝花夕拾》在平静朴素的叙述中渗透了鲁迅真挚的感情,在简洁洗练的文笔中有深长的韵味,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②有人说《朝花夕拾》的主题是“救救孩子”,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适时点拨追问,力求和学生一起走进《朝花夕拾》,实现对作品的精细研读。
反思二:
这学期带领学生阅读《朝花夕拾》,我希望引领他们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体会作者的温情童趣,理解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理性批判。整个阅读活动分四周进行,考虑到鲁迅所处的时代,以及作品反映的社会背景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我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鲁迅传记资料和相关评论,了解作家作品的一些情况。学生初步了解作品之后,我在课堂中有目的地进行阅读方法指导,组织学生开展研讨交流、方法分享。学生收集了很多鲁迅的生活趣事,在对话中激发阅读兴趣,通过研讨对《朝花夕拾》有了深入理解。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初中“名著导读”教学难度较大,原因在于学生名著阅读量少,阅读能力不强,相关知识积累不够。教学活动必须根据学生的能力循序渐进地展开。
问题:
(1)根据两位教师的反思,总结“名著导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2)根据两位教师的反思,提出《朝花夕拾》阅读过程的评价建议。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查看解析 下载APP畅快刷题

相关知识点试题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