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1.这是一首()
2.这首诗通篇运用()
3.奠定全诗基调的词是()
4.唐代文学史中的小李杜是指()
5.云外惊飞四散哀比喻()
6.诗中蕴含典故的诗句是()
7.对杜牧叙述正确的是()
8.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一句蕴含的诗人情感是()
问题1选项
A.咏物诗
B.山水诗
C.叙事诗
D.田园诗
问题2选项
A.对仗
B.比兴
C.谐音
D.典故
问题3选项
A.孤
B.惊
C.哀
D.暗
问题4选项
A.李商隐和杜牧
B.李贺和杜牧
C.李白和杜甫
D.李贺和杜荀鹤
问题5选项
A.秋季狩猎时走兽飞鸟四散奔逃
B.军队布阵御敌的紧张气氛
C.百姓遭到侵扰四处逃难
D.帝王出行时对百姓的驱赶
问题6选项
A.首联
B.颔联
C.颈联
D.尾联
问题7选项
A.他的五绝最为人称道
B.他的七绝最为人称道
C.他的七律最为人称道
D.他的五言最为人称道
问题8选项
A.抚慰
B.讥讽
C.嘲弄
D.牵挂
第1题:A
第2题:B
第3题:C
第4题:A
第5题:C
第6题:B
第7题:B
第8题:A
第1题:
1.【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作品篇目-诗词曲赋单元-早雁
【解析】《早雁》是一首咏物诗,前四句写大雁惊飞,影过皇城,鸣声回荡在长安城上空。言外之意是:不知是否能引起皇宫中统治者的关注。后四句安慰大雁:胡骑尚在,你们到春天时也不要急于北飞,潇湘之地也可以觅食。全诗通篇无一语批评执政者,但在秋天就设想明年春天胡骑还在,则朝廷无力安边之意自明。这是非常含蓄的怨刺方法。故本题选A。
第2题:
2.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作品篇目-诗词曲赋单元-早雁
【解析】这是一首托物寓慨的诗。通篇采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似乎句句写雁,实际上句句写时事,句句写人。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故本题选B。
第3题:
3.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作品篇目-诗词曲赋单元-早雁
【解析】本诗首联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中的哀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昏庸腐败,不能守边安民的讽刺。故本题选C。
第4题:
4.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作品篇目-诗词曲赋单元-早雁
【解析】小李杜是李商隐和杜牧的合称。李白,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故本题选A。
第5题:
5.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作品篇目-诗词曲赋单元-早雁
【解析】云外惊飞四散哀是暗指边地百姓遭到胡骑的侵扰四处逃难。故本题选C。
第6题:
6.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作品篇目-诗词曲赋单元-早雁
【解析】颔联使用了典故。仙掌指汉武帝所建掌托承露盘的铜铸仙人;长门指囚禁失宠陈皇后的冷宫,写失群孤雁飞过长安,凄凉无比。 这两句暗含统治阶层对百姓的流离之苦的漠不关心,是对朝廷的讥讽。故本题选B。
第7题:
7.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作品篇目-诗词曲赋单元-早雁
【解析】杜牧是晚唐杰出诗人,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故本题选B。
第8题:
8.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作品篇目-诗词曲赋单元-早雁
【解析】诗人深情地劝慰南飞的征雁:不要厌弃潇湘一带空旷人稀,那里水中泽畔长满了菰米莓苔,尽堪作为食料,不妨暂时安居下来吧!这是诗人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与嘱咐,更深一层地表现了对流亡者的深切同情。莫厌二字,诗人担心南来的征雁也许不习惯潇湘的空旷孤寂,显得蕴藉深厚,体贴备至。故本题选A。
【希赛点拨】《早雁》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家,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