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诗中三章都反复出现的蒹葭,其释义为()
2.诗中三章都反复出现的溯洄,其释义为()
3.诗中第二章出现的晞,其释义为()
4.这首诗歌的主要特点是意境朦胧,含蕴不尽,其主旨为()
5.该诗出自《诗经》,属十五国风中的()
6.诗篇共有三章,在每章结构相同的位置,都反复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词语,使得诗歌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具有音乐韵律的美感。这种手法在中外诗歌中都常见到,至今也常使用,被称之为()
7.诗中三章首两句皆言蒹葭,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手法,在诗经中经常使用,被称之为()
8.诗中由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白露未已,这体现了()
9.诗中的伊人依次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和在水之涘,这体现了()
10.《蒹葭》一诗,历来为后代文人所钟爱和激赏,王国维在中称道其最得风人深致()
问题1选项
A.蒹:音jiān;葭:音jiā。野豌豆花
B.蒹葭:蒹,音jiān;葭,音jiā。秋草
C.蒹葭:蒹,音jiān,荻苇;葭,音jiā,芦苇。都是水边所生
D.蒹葭:蒹,音jiān;葭,音jiā。蔷薇
问题2选项
A.溯:音sù,指凭栏远眺洄:水边高崖
B.溯:音sù,指从岸上向上游走洄:盘旋曲折的水道
C.溯:音sù,指从岸上向上游走洄:与流通,指直流的水道
D.溯:音sù,指登高望远洄:地势越来越高
问题3选项
A.晞:音xī,干
B.晞:音xī,凝结成霜
C.晞:音xī,形容草木盛多
D.晞:音xī,指寝息
问题4选项
A.这首诗涵容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伊人意指并不确定,可待读者心中所望所求而定。然而有一点却是共通而肯定的,诗中流溢着一种真诚执着的缠绵深情,还有那种得不到回应的落寞忧伤与凄婉惆怅
B.寻访意中人而无所遇,伊人指意中人
C.招纳贤才而不得,伊人指隐居的贤者
D.抒发了一种渴求理想而又不能实现的失落和惆怅,伊人指求之不得的理想和追求
问题5选项
A.郑风
B.周南
C.王风
D.秦风
问题6选项
A.诗中有画
B.重章叠句
C.风、雅、颂
D.托物言志
问题7选项
A.雅
B.赋
C.比
D.兴
问题8选项
A.前途渺茫和失望惆怅
B.时间的流逝和推移,暗示着追求的漫长和执着;同时,还有着一种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C.白露从凝结为霜到尚未全干
D.扑朔迷离和变化莫测
问题9选项
A.伊人居所有好几个地方
B.伊人住在茫茫的水边
C.空间的变化和转移,暗示了伊人的飘忽不定和可望而不可即;同时,还有种幽渺难测、怅然失落的迷茫和感伤
D.水边芦苇荻花深茂广盛
问题10选项
A.《人间词话》
B.《文心雕龙》
C.《四库全书提要》
D.《诗品》
第1题:C
第2题:B
第3题:B
第4题:A
第5题:D
第6题:B
第7题:D
第8题:B
第9题:C
第10题:A
第1题:1.【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作品篇目-诗词曲赋单元-蒹葭
【解析】蒹:音jiān,荻苇。葭:音jiā,芦苇。都是水边所生。故本题选C。
第2题:
2.【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作品篇目-诗词曲赋单元-蒹葭
【解析】溯:音sù,指从岸上向上游走。洄:音huí,盘旋曲折的水道。故本题选B。
第3题:
3.【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作品篇目-诗词曲赋单元-蒹葭
【解析】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翻译为:能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闻声起舞,能使孤舟上独居的寡妇悲伤哭泣。舞意为使……起舞,泣意为使……哭泣,属于使动用法。故本题选B。
第4题:
4.【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作品篇目-诗词曲赋单元-蒹葭
【解析】伊人意指并不确定,可以是诗人心目中爱慕追求的对象,至于这一对象是人、是物、有形、无形,就见仁见智了。伊人可以是一个美丽纯洁的少女,可以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可以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友人知音,可以是明君渴求的贤臣或贤臣期盼的明君,甚至可以仅仅是一个微小简单的人生目标,或者是一个崇高远大的理想。《蒹葭》主旨的模糊性与多义性,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这是此诗意蕴深厚、引人遐思之处,然而诗中自始至终都流溢着一种真诚执着的缠绵深情,还有那种寻而不得的落寞忧伤和凄婉惆怅。故本题选A。
第5题:
5.【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作品篇目-诗词曲赋单元-蒹葭
【解析】《蒹葭》
是一首描写对意中人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的诗,
出自《诗经·国风·秦风》。故本题选D。
第6题:
6.【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作品篇目-诗词曲赋单元-蒹葭
【解析】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与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诗经》中多用此表现形式。故本题选B。
第7题:
7.【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作品篇目-诗词曲赋单元-蒹葭
【解析】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之意,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故本题选D。
第8题:
8.【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作品篇目-诗词曲赋单元-蒹葭
【解析】B“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三句分别写出了白露凝结成霜、被晒和蒸发的过程,刻画了一幅水乡清秋的景色,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以及主人公等待的长久,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流逝的无可奈何,将暮秋之景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情感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扑朔迷离的意境。故本题选B。
第9题:
9.【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作品篇目-诗词曲赋单元-蒹葭
【解析】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说明了伊人的飘忽不定和可望而不可即,表达了追求者内心的失落和忧伤。故本题选C。
第10题:
10.【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作品篇目-诗词曲赋单元-蒹葭
【解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所谓最得风人深致,是指诗人言情真挚感人、写景鲜明生动、风格朴素自然。故本题选A。
【希赛点拨】《蒹葭》选自《国风•秦风》,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诗经》,是我国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主要内容包括了民歌,也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