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虽然是人们尊崇的德行,但这种德行其实不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
一种德行必须借助大众媒体的传播,让大家受其感染,并化为自觉意识,然后才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但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所赖以存在的行为特点是不事张扬、不为人知。既然如此,它就得不到传播,也就不可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退一步讲,无私奉献的善举经媒体大力宣传后为更多的人所了解,这就从根本上使这一善举失去了默默无闻的特性。既然如此,这一命题就无从谈起了。
再者,默默无闻的善举一旦被媒体大力宣传,当事人必然会受到社会的肯定与赞赏,而这就是社会对他的回报,既然他从社会得到了回报,怎么还可以说是无私奉献呢?
由此可见,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德行注定不可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
默默无闻不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吗
作者通过一系列论证,得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的结论,存在诸多逻辑缺陷,现分析如下:
首先,文中试图通过“一种德行必须借助大众媒体的传播,让大家受其感染,并化为自觉意识”推出“然后才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的论证过于绝对。因为,大众媒体不是德行传播的必要途径,也可以通过口口相传、言传身教、学习小组、实践会等方式,使之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
其次,文中认为“无私奉献精神的行为特点是不事张扬、不为人知”难以必然推出“它就得不到传播”更无法说明它“不可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论证者讲行为实施的过程特点与行为实施的结果相混淆。无私奉献的特点是不为人知,事后可能被人们发现广为传播,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故存在成为社会道德精神的可能。
再次,作者以“无私奉献的善举被媒体大力宣传”为前提,经过系列论证,难以推出“这一命题就无从谈起了”。因为,默默无闻是奉献者主观上不事宣扬,一个善举产生了客观的宣传效果让更多的人知道,这可能并非是当事人的善举初衷。默默无闻是善举的内涵,这是宣传本身所无法抹去的。
最后,上文用“善举一旦被媒体大力宣传”未必能推出“当事人会受到社会的肯定与赞赏”更难以说明其行为“不是无私奉献”。善举被宣传不意味着当事人被宣传,很多善举就没有披露善者的姓名。无私奉献是指奉献者主观上不求索取,社会给予的肯定和赞赏并不影响奉献者的主观个人意愿。
综上所述,材料的论证存在诸多不妥之处,无法证明其结论。
材料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是人们尊崇的德行”与“不可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自相矛盾。
2.社会道德精神的传播不一定要借助大众传媒,也可以通过家庭或学校教育。
3.“当事人”不事张扬,不能等同于其“善事”不为人所知。
4.善举被大力宣传后为更多的人所了解,不能用来否定当事人做事时的默默无闻。
5.社会对当事人的肯定于赞赏,不能用来否定当事人无私奉献的动机。
【材料第一段】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虽然是人们尊崇的德行,但这种德行其实不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
分析:陈述观点。建议不分析。
【材料第二段】一种德行必须借助大众媒体的传播,让大家受其感染,并化为自觉意识,然后才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但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所赖以存在的行为特点是不事张扬、不为人知。既然如此,它就得不到传播,也就不可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退一步讲,无私奉献的善举经媒体大力宣传后为更多的人所了解,这就从根本上使这一善举失去了默默无闻的特性。既然如此,这一命题就无从谈起了。
分析:此段根据指示词:“必须……才……”、“既然如此”、“这就从根本上”。可定位以下三个论证:
1.“一种德行必须借助大众媒体的传播,让大家受感染”➡“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
分析角度建议:进行必要性分析(强置必要)
①大众媒体不是唯一途径,举出其他途径;
②即便没有大众媒体的传播,一种德行也可能成为社会道德精神。
2.“无私奉献的行为特点是不事张扬、不为人知”➡“得不到传播”➡“不可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
分析角度建议:
①区分行为特点与行为结果(概念混淆)
②拥有不事张扬的特点未必得不到传播,列举传播的可能或本人无私奉献、不张扬最终成为社会道德精神的事例如焦裕禄、王进喜等人的精神。(绝对化)
3.“无私奉献的善举经媒体大力宣传后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失去了默默无闻的特性”➡“这一命题无从谈起”
分析角度建议:混淆了默默无闻的主观意愿和客观效果。即使默默无闻的善举被人所了解,但可能并不影响当事人的默默无闻的初衷。相反经过大力宣传可能成为社会学习的榜样形成社会道德精神。(混淆概念)
【材料第三段】再者,默默无闻的善举一旦被媒体大力宣传,当事人必然会受到社会的肯定与赞赏,而这就是社会对他的回报,既然他从社会得到了回报,怎么还可以说是无私奉献呢?
分析:此段根据“一旦……必然会……既然……怎么还可以……”可定位论证:
1.“默默无闻的善举一旦被媒体大力宣传”➡“当事人必然会受到社会的肯定与赞赏”
分析角度建议:善举被大力宣传,宣传的未必是当事人,当事人不必然获得社会的肯定与赞赏。(绝对化)
2.“从社会得到了回报”➡“不是无私奉献”
分析角度建议:得到回报是对行为的奖励,无论奖励与否都不能用来否认其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主观意愿。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指主观意愿不求索取,社会的回报给不给都不影响其主观意愿。(偷换概念)
【材料第四段】由此可见,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德行注定不可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
分析:陈述结论,不是论证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