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身细部结构
(1)勒脚部位外抹水泥砂浆或外贴石材等防水耐久的材料,高度不小于700mm。应与散水、墙身水平防潮层形成闭合的防潮系统。
(2)散水(明沟):
1)沿建筑物四周,在勒脚与室外地坪相接处,用不透水材料(如C20混凝土、毛石)做地面排水坡(沟),使雨水、室外地面水迅速排走,远离基础。
2)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高度和屋面排水形式确定,宜为600-1000mm;
当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的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200-300mm。
(4)墙体与窗框连接处必须用弹性材料嵌缝,以防风、水渗透。窗洞过梁和外窗台要做好滴水,滴水凸出墙身不小于60mm;
在其下端做有效的滴水处理,防止窗下墙的污染。
(5)女儿墙:与屋顶交接处必须做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
为防止女儿墙外表面的污染,压檐板上表面应向屋顶方向倾斜10%,并出挑不小于60mm。
(6)非承重墙的要求: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防潮等。
BD选项错误;
正确答案为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