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惊弓之鸟
更羸(léi)是古时候魏(wèi)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有一天,更羸跟着魏王到郊外去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说:“请让我试一下。”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xián),只听得嘣(bēng)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打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就掉了下来。”
语文教学设计参考答案
(1)这则成语故事富有趣味性、形象生动,饱含哲理,同时全文脉络清晰,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展开叙述,先写更羸提出不用箭,只需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然后写更羸试了一下,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以环环相扣的说理,分析推断虚发雁落的原因,具有说服力。更羸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他看得认真、听得仔细,并且能够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大吃一惊、本事、悲惨、愈合、孤单失群、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角色朗读,梳理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3)
第一步:初读文章
课文哪一节重点写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呢?
明确:第9节
出示练习,自读第9节,思考填空,用(……)在书上括出答案。
它飞得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叫得悲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表演交流
角色扮演:“箭伤未愈”“孤单失群”。
明确:飞得慢——箭伤未愈,叫得惨——孤单失群。
讨论:这个前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因果——先果后因。
第三步:角色朗读
男:它飞得慢——女:是因为……
男:它叫得悲惨——女:是因为……
第四步:引导学生学习因果句式。
之所以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叫得悲惨)。
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飞得慢)
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明确:通过朗读,理解更羸说的第二句话两组分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第五步:默读更羸说的第三、四句话,思考填空,用(……)括出答案。出示填空:
它一听到_____,心里很_____,就_____。它一_____,伤口又_____,就_____。
明确:弦响→害怕→高飞→使劲→裂开→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