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1)《再别康桥》的一头一尾这两节诗,句式、节式相同,只是在相同部位更换了词语,首尾呼应。表达了诗人重游旧地,物是人非、感慨万千、轻来悄往的复杂心态。
(2)“不带走一片云彩”是诗人在经历了康河的漫溯后产生的灵性,是其对康桥的爱和眷恋化成的一个洒脱的意象,一个极富动感的姿态,增强了诗人的飘逸与潇洒,并在出人意料的奇想中,透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美。
(3)这首诗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节奏鲜明和韵律和谐。全诗分为七节,每节四行,大体上每行二、三顿,做到间行押韵,又非一韵到底,追求音节的韵律美。朗读起来抑扬顿挫,柔美悦耳。
【考点】本题考查作品篇目-诗词曲赋单元-《再别康桥》
【解析】
(1)首尾两节节奏相同,语意相似,仅变换几个词语,形成一种回环美。两节之间一些细微差别,如“轻轻”变为“悄悄”,“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变为“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体现了诗人感情的深化。当诗人向西天的云彩招手告别时,只是一种离别的愁绪淡淡浮上心头,然而,当康桥的美景再次唤起诗人心中寻梦的理想后,那美丽的西天的云彩也成了诗人可望而不可及、留恋却又不得不割舍的理想境界的象征。于是,诗人“挥一挥衣袖”,转身离去,却无法带着美好的理想,使失望、无奈的情绪表达得真切、动人、委婉,表现了诗人重游旧地,物是人非、感慨万千、轻来悄往的复杂心态。
(2)全诗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的真挚、浓郁。康桥是作者生活的梦,爱情的梦,艺术的梦。这美好的一切,永远留在康桥。“不带走一片云彩”既是诗人有心无力,不能带走什么,也不能改变什么。也是诗人告别康桥的飘逸与潇洒的姿态,透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美。
(3)全诗七节,每行六至八字,大体上每行三顿,音节长短不一,每节二、四行押韵,而且每节都自然换韵,诗行整齐匀称,声调回环往复,随情变韵,平仄声交替使用,读起来抑扬顿挫,舒纡婉转,节奏鲜明和谐,形成流动感,极富音乐性。其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反复的,加强节奏感,且其中的词是重叠的,例如“悄悄”、“轻轻”、“沉默”,再者每句诗换韵,因为感情是变化的,所以不是一韵到底的。再是音尺,“轻轻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泼好动的性格,再是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