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鲍姆瑞德的观点,阐述不同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及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2)用亲子相互作用模型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青少年发展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解释。并分析其与鲍姆瑞德观点之间的差异。
(1)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鲍姆瑞德根据父母行为的要求和反应性两个维度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分类,以下是关于教养方式分类及其影响的介绍。①不同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a.权威型一种具有控制性有比较灵活的教养方式。权威型父母更多地接纳孩子的观点并作出反应,会征求孩子的意见。b.专断型一种限制性非常强的教养方式,通常成人会提出许多规则,期望孩子能够严格遵守。专断型父母不能够敏感觉察到孩子的冲突性观点,希望孩子将他们的话当做法律,并尊重他们的权威。c.纵容型一种接纳而纵容的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会做出相对较少的要求,允许孩子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冲动,不能够密切监视孩子的行为,很少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坚决的控制。②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权威型父母的孩子发展的相当好,他们心情愉快,具有社会责任感,自立,有成就定向并且能够与成人与同伴合作良好。儿童时期,孩子有较高的认知和社会能力;青少年可以发展处较好的个性,社会适应良好。专断型父母的孩子一般情绪不稳定,大多数时间都是不愉快、不友好的,而且很容易被激怒,相对来说没有目标,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儿童时期,孩子有一般的认知和社会能力,青少年时期的学业表现和社会技能比较一般。纵容型父母的孩子,尤其是男孩通常会表现出冲动和攻击性。他们一般比较粗鲁,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缺少控制性并且具有较低的独立性和成就感。儿童时期的孩子的认知和社会能力较低,在青少年时期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学业成就表现较差,容易出现冲动和攻击行为。(2)亲子相互作用模型特别强调相互作用过程的动态性,也就是说儿童发展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外界环境并非独立于儿童而存在,而是受到儿童自身特点的影响。以下是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青少年发展之间关系的重新解释。①亲子相互作用视角下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青少年发展权威型父母会较多征求孩子的意见,相反,儿童的较高认知能力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结果,亲子关系民主,儿童自我意识较强,有较高的自尊,发展良好等。专断型父母依靠惩罚和强制性策略使儿童顺从,儿童的退缩行为等也会使父母更加采取强制措施,不会意识到让儿童自主作出决定。放纵型父母让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冲动,另一方面儿童的气质类型特点为胆汁质,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让父母只能通过顺从孩子的要求,使他停止冲动行为。②与鲍姆瑞德观点的差异相互作用模型强调,儿童的发展变化是儿童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互作用;鲍姆瑞德重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强调父母单方面的作用。
扫描微信二维码,添加您的专属老师为好友
您在考试中遇到任何问题,老师都会帮您解答
您希望我们通过哪种方式与您联系?
您已选择电话/微信/QQ的联系方式,课程顾问会尽快联系您!
您已选择微信联系方式,课程顾问会尽快添加您的微信,请您确认通过!
您已选择QQ联系方式,课程顾问会尽快添加您的QQ,请您确认通过!
您已选择电话联系方式,课程顾问会尽快联系您!
您已选择“不联系”,课程顾问不会主动联系您。如果后续您有需求,可以在个人中心主动添加销售微信或拨打客服电话:400-111-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