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王阳明的“致良知”及其意义。
答:(1)“致良知”的含义。王阳明从其主观唯心主义出发,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他认为万事万物都靠心的认识而存在。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在心中。所以他不承认有客观存在的“理”,认为“心即理”。他又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即是天理”,是“心之本体”。“良知”不仅是宇宙的造化者,也是伦理道德观念。(2)“致良知”的意义。作为伦理道德观念的“良知”与生俱来,不能自学,不教自会,它是人人所具有的,不分圣愚,而且不会泯灭。但是“良知”在与外物的接触中,由于受物欲的引诱,会受昏蔽。所以,教育的作用在于除掉物欲对“良知”的昏蔽,去“明其心”。这就是说教育是“致良知”或者“学以去其昏蔽”的过程。王守仁认为人人都有“良知”的思想,说明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天赋条件,都会自觉地去恶为善,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扫描微信二维码,添加您的专属老师为好友
您在考试中遇到任何问题,老师都会帮您解答
您希望我们通过哪种方式与您联系?
您已选择电话/微信/QQ的联系方式,课程顾问会尽快联系您!
您已选择微信联系方式,课程顾问会尽快添加您的微信,请您确认通过!
您已选择QQ联系方式,课程顾问会尽快添加您的QQ,请您确认通过!
您已选择电话联系方式,课程顾问会尽快联系您!
您已选择“不联系”,课程顾问不会主动联系您。如果后续您有需求,可以在个人中心主动添加销售微信或拨打客服电话:400-111-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