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答: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学习者接受知识的心理过程就是概念的同化过程。具体表现为:首先,在认知结构中找到能同化新知识的有关观念,这些观念能够对新知识起到挂钩(固定点)的作用;其次,找到新知识与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相同点;最后,找到新旧知识的不同点,使新概念与原有概念之间有清晰的区别,并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融会贯通,使知识不断系统化,即有意义学习就是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发生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导致了新旧知识有意义地同化。按照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方式,奥苏伯尔提出有意义学习的三种认知同化过程:(1)下位学习——也叫类属学习,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较高或包容范围较广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2)上位学习——新概念或新命题具有广泛的包容范围或较高的概括水平,将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如先知道松树、柳树等具体概念,然后学习“树”,知道“树”是各种树木的总括概念。(3)组合学习——也叫并列学习,新旧知识既无上位关系,又无下位关系,这时发生的学习就是并列学习。如先学习“松树”的概念,再学习“柳树”的概念。
扫描微信二维码,添加您的专属老师为好友
您在考试中遇到任何问题,老师都会帮您解答
您希望我们通过哪种方式与您联系?
您已选择电话/微信/QQ的联系方式,课程顾问会尽快联系您!
您已选择微信联系方式,课程顾问会尽快添加您的微信,请您确认通过!
您已选择QQ联系方式,课程顾问会尽快添加您的QQ,请您确认通过!
您已选择电话联系方式,课程顾问会尽快联系您!
您已选择“不联系”,课程顾问不会主动联系您。如果后续您有需求,可以在个人中心主动添加销售微信或拨打客服电话:400-111-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