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清末基督教报刊对华传播的脉络和影响面。
答:(1)清末基督教报刊的创办背景清末这一时期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2年宣统退位多年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外国人纷纷来到中国或战争侵略或谋求财富,以及为了宗教信仰积极投身传教事业的外国传教士,这一时期,基督教所办报刊对我国新闻传播史影响重大,很多教会办的报刊成为当地最早的中文刊物。(2)各地区按时间脉络,清末以后创刊的基督教报刊①上海的基督教报刊1857年由英国伦敦传教士亚历山大·伟列亚力创刊于上海的《六合丛谈》,是上海第一家中文报刊,不同于此时之前的其他刊物,本刊物并非纯粹性宣传基督教义的宗教性刊物,而是综合性期刊。1868年于上海出版的《中国教会新报》,由林乐知创办并任主笔。1874年9月5日,自第301期起改名为《万国公报》,仍为周刊,它的读者对象由基督教徒扩大为社会各界人士,内容也淡化宗教宣传,时事色彩强烈,该报对维新变法起了推动作用,皇帝也经常阅读该报。1875年5月5日自广州迁至上海出版的《小孩月报》改名《小孩月报志异》,由上海基督教清心书馆发行,美国长老会传教士范约翰主编,设有诗歌、故事、名人传记、博物、科学等栏目,文字浅近易读,每期销约2000份,1876年改名《小孩月报》,1881年改名《月报》,1914年改名《开风报》,同年夏因欧战爆发自行停刊,先后出版40年。1887年11月成立的“广学会”是基督教在华最大的出版机构,最初名为“同文书会”,1894年改为广学会。该会创办人为英国长老会传教士韦廉臣。广学会成立初期决定恢复《万国公报》,并将其作为机关刊物。复刊后的《万国公报》一方面着力介绍西方文明;另一方面非常注重评论中国时政,大谈变法改良,以实现广学会图谋开放中国人的思想、干预中国时政的办会宗旨。1891年2月创刊,《中西教会报》,由广学会发行,林乐知任主编,内容以报道教会方面的消息和宣传教义为主,是《万国公报》的姊妹刊物。1876年2月17日创刊的《格致汇编》,由英人傅兰雅主持。月刊,所刊文字对数、理、化、生物、医学都有所介绍,是我国最早的科学杂志,该刊一再重印,重印时往往补入一部分新内容,1882年1月下旬出至第4年第12卷后停刊。②厦门的基督教报刊1886年,《厦门新报》创刊,为当地出版的第一家中文月刊,由英国传教士布德(C.Budd)主办,用闽语方言写作,内容以一般新闻及教务方面信息为主。1888年,《漳泉公会报》在厦门创刊,月刊,为一份用闽南方言编写的基督教教会刊物。1889年1月在厦门创刊,墨海书局发行,后改名《福幼报》,隶属广学会,为该会对中国儿童进行宣传的刊物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出版的儿童刊物之一。1889年,《厦门画报》创刊,为教会方面主办的儿童画报,不久停刊。③通商口岸汉口的基督教报刊1872年创刊于汉口的《谈道新编》,月刊,英国伦敦布道会教士所办,出至1876年停刊。1875年,中文《开风报》创刊,由外国传教士主办,最高发行数字曾达3000份。1880年,中文《昭文日报》《新民报》先后创刊,均为基督教会主办。1883年5月,《武汉近事编》创刊,周刊,伦敦会传教士主办。1887年2月,《益文月报》创刊,为外国人主办的中文月刊,内容以自然科学方面的报道为主,首先是天文、地理、物理,其次是各种“新机新法”的介绍,另以部分篇幅报道“各省近事”,末录诗词歌赋及医学。1888年5月,英文《中国传教士》在汉口创刊,季刊,由基督教文华书院主办,以外侨及传教士为读者对象。1893年3月23日,英商主办的《字椿汉搬》创刊,日刊,社址在汉口英租界,该报以上海《字林沪报》为后援,有英国方面的背景。④在其他通商口岸的基督教报刊外报出现较早的有潮州、九江、烟台等地。1889年,《潮惠会报》在汕头创刊,是一份以潮汕方言编写的基督教教会刊物。1890年,《护教者》在江西九江创刊,月刊,白话文言合刊,为基督教会主办。1894年,英文《芝罘快邮》在山东烟台创刊,周刊,由德商沙泰公司发行,1900年停刊,1901年更名《快报》复刊,日俄战争时期由美国人麦克米德接办,并得到沙俄政府的支持。(3)影响①各地出现的第一份报刊大多是外国传教士创办的,表明宗教性报刊仍是在华外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仅据1890年美国传教士法罕在“在华新教传教士”年会上宣布的不完全统计数据,自1860年至1890年,基督教系统在中国发行的报刊累计已达76种,其中宗教性质的40种,“世俗”的即所谓“文化”性质的有36种。②宗教报刊中影响最大的基督教报刊是上海的《万国公报》,从《中国教会新报》到《万国公报》的变化,使该刊的读者对象也由基督教徒扩展为社会各界人士,该刊也逐渐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影响最大的宗教性报刊,其发行量在维新变法运动期间增加到38400份。《万国公报》是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销量最大、影响最大的一份由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③基督教报刊基本上是一种宗教主义文化宣传以及殖民主义侵略活动。在华基督报刊的出现以及由东南沿海向中原腹地步步深入,是与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和扩张同步进行的。企图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宣传基督教和西方文明。企图以西方模式改变中国人的头脑。④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基督教报刊对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介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进程。把自然科学知识,及一些新的科技发明通俗化地向中国读者介绍。还大量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和现状,宣扬英美等国政治开明、社会繁荣,介绍西方的富强之道,还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革命的口号在中国也逐渐深入人心,对长期处于封建思想禁锢下的中国读者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⑤为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雇用中国文人当助手,通过在外报的工作实践,中国人逐渐掌握了西方的新闻采访与编辑业务、管理方法与发行、广告、印刷等技术。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新闻工作者,石印和铅印技术也是随着外国人的办报活动传入中国的,为国人自办报刊创造了有利条件。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觉醒。基督教的报纸在一定程度上将西方的民众、自由、公民权利等近代思想传入了中国,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觉醒和思想进步,也引发了中国思想界学习西方的热潮。
扫描微信二维码,添加您的专属老师为好友
您在考试中遇到任何问题,老师都会帮您解答
您希望我们通过哪种方式与您联系?
您已选择电话/微信/QQ的联系方式,课程顾问会尽快联系您!
您已选择微信联系方式,课程顾问会尽快添加您的微信,请您确认通过!
您已选择QQ联系方式,课程顾问会尽快添加您的QQ,请您确认通过!
您已选择电话联系方式,课程顾问会尽快联系您!
您已选择“不联系”,课程顾问不会主动联系您。
如果后续您有需求,可以在个人中心主动添加销售微信或拨打客服电话:400-111-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