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1)处理青少年自杀时应该注意的伦理原则: ① 组织自杀干预小组(单个心理咨询师的力量不足以应付危机):迅速、效率、合作; ② 识别高危青少年群体:社会弱势青少年群体、精神疾病心理障碍青少年患者、物质成瘾者(毒品、嗜酒)等; ③ 检测出高危个体的风险因素; ④ 消除或排除自杀工具或条件; ⑤ 解决即刻危机或因素,提供缓冲机会; ⑥ 提供社会心理支持(用自己的移情、理解、身体语言给青少年来访者提供支持) ⑦ 提供应激应付策略,帮助解决危机和困难(给出ABC选择给青少年来访者给予应激策略)。
(2)自杀的预防及干预措施 ① 评估自杀的危险因素 有学者提出了评估自杀危险的4P模式,即痛苦、计划、既往史和附加情况,他们以此评估自杀的危险因素。其中: a. 痛苦:指评估个人受到了多大的伤害,其所受到的伤害是否是无法承受的。 b. 计划:指评估他是否定下了自杀的日期?是否有什么特殊的日子?自杀计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其内容是致命的吗?他是否真有可能实施这个计划? c. 既往史:指评估既往的自杀企图、重要他人的丧失、疾病、婚姻关系的破裂、身心上的创伤以及性侵犯的情况。 d. 附加情况:指评估社会支持的情况,个体抱有的希望与活下去的理由。 如果一个青少年遭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创伤,既往有自杀的尝试,或者他还经历了亲人的亡故、身患重病,周围没有可以对他进行帮助的人,而且他已经设想了在什么时间、用什么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的话,他自杀的危险程度就非常之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② 热线干预与危机干预 a. 大多数企图自杀者并没有完全下决心要死,因此,人们建立了自杀热线来帮助自杀者。自杀热线的工作人员,通常是志愿者,他们会努力倾听来电话者的诉说,同时与其讨论为什么不要自杀,并告诉他们在什么地方去寻求专业的帮助。 b. 另一种干预方式是针对自杀的高危人群进行教育,包括学校的有关课程,在这类课程中,教师、家长和青少年组成讨论小组,共同讨论有关自杀的危险信号,以便发现那些处于危险中的人。 c. 自杀者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包括积极倾听、表达自己的感受、良好的共情以及真诚的态度与其交谈等。 d. 危机干预热线是干预和处理自杀行为的一种被普遍采用的有效手段。保持交谈,建立信任是热线干预的基本原则。在热线咨询中,咨询师要建立起心理上的接触与沟通,评估自杀的危险性、可能性,确定问题、探索问题解决的可能途径,并得到对方暂时不实施自杀的承诺和保证,以便争取时间,使其危机及态度有所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