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技术对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网络技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网络技术设备逐步进入我国各地中小学校,这就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提供了必要的硬件保障,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就可以通过这些设备共享到全国各类教育资源。
其次,网络技术促进偏远地区学校师资状况的改善。通过网络技术,许多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听到名师讲课,与相隔千里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这就解决了偏远地区基础教育以前存在优秀师资不足的问题。
再次,网络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网络资源的运用,必然会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以前主要靠黑板、粉笔加课本,有些学生接受不了许多抽象的知识,现在通过网络技术让他们更方便搜索、观看与课本相关的视频、动画或图片,就能帮助他们准确掌握相关知识,课堂教学质量也就会大幅度提升。有人认为,那些只是播放视频教学的网络课程缺少现实课程中的师生互动,教学效果不理想,其实只要在视频制作阶段设计一些师生问答这个问题就可以顺利解决,
当然,网络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也存在一些弊端,有些中小学生会因此喜欢课后玩游戏,浪费大量学习时间,广大中小学校要充分发挥好网络技术,尽可能延长弊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网络技术能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吗
上述材料通过一系列的论证,试图得出结论:网络技术能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然而,其论证过程存在诸多逻辑漏洞,现分析如下:
首先,作者由“网络技术设备逐步进入我国各地中小学校为教育提质提供了硬件保障”难以必然推出“越来越多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设共享到全国各类教育资源”。拥有硬件设备不等于可以正确使用设备获取教育资源。即便能够共享,如果网络设备分布不均、资源内容老旧与当地教育需求不匹配,其教学质量未必会得到提升。
其次,网络技术虽然能让偏远地区的孩子听到名师讲课,但未必能解决其优秀师资的不足的问题。因为,网络课程资源可能存在质量层次不齐、互动性差、难以及时反馈等缺陷,网课中的名师授课并不能完全替代优秀师资。因此,仅依靠网络技术难以解决优秀师资不足的问题。
再次,网络资源的运用,就会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吗?我看未必。课堂教学是否生动可能取决于教师精心设计引导、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丰富的教学手法等多重因素。网络资源仅是其中一种,并非唯一决定性因素。
最后,作者认为“有些中小学生喜欢课后玩游戏是因为网络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其论证有待商榷。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学生浪费时间玩游戏的问题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网络技术本身是一种工具,其正面或负面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被使用和管理。将学生玩游戏的问题简单归因于网络技术,是不恰当的。
综上所述,由于材料的论证过程存在诸多的逻辑漏洞,因此其得出的结论“网络技术能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难以必然成立。
材料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即使网络技术设备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提供了必要的硬件保障,老师和学生也未必可以通过这些设备共享到全国各类教育资源。
2.网络技术虽然能让偏远地区的孩子听到名师讲课,但未必能解决其优秀师资的不足的问题。
3.网络资源的运用,未必会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
4.通过网络技术未必能帮助他们准确掌握相关知识,课堂教学质量也未必会大幅度提升。
5.在视频制作阶段设计一些师生问答,未必能解决网络课程缺少师生互动等问题。
6.有些中小学生喜欢课后玩游戏,这一现象不一定是因为网络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而且,材料并未给出足够的论据说明这一弊端是否影响到了网络技术在中小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