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
合同约定:①进度款按月结算每月支付;②实际工程量偏差超过清单工程量 15%时,超出 15%部分的综合单价按调值系数0.9调整;实际工程量减少超过 15%时,实际工程量的综合单价按调值系数1.1调整;③规费费率为8%(以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及其他项目费之和为基数),税率为9%(以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及规费之和为基数)。 各工程量及综合单价见下表 6-1

前 6 月均按计划完成。
事件一: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理机构发现8月末D工作实际完成的工程量19200m³。F 工作实际完成 12000m³。承包人提出了结算申请,监理机构进行了审核。
事件二:项目进行到第12个月末,监理机构对项目的实际进度进行了检查。实际进度前锋线如图 6-2 所示。

1.至6月末,该工程已完成工作有哪些?正在进行的工作已完工程量分别是多少?累计结算工程价款是多少万元?
2.计算D、F完成价款。
3.计算到8月底D工作的已完工程预算投资(BCWP),计划工程预算投资(BCWS),已完工程实际投资(ACWP),费用绩效(CPI)和进度绩效(SPI)。
4.根据前锋线,工作H、M、J的实际进度超前或拖后的时间分别是多少?对总工期是否有影响?(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费用和金额以万元为单位。)
问题1:
1.截至到6月末 A、B 工作全部完成,E 工作完成 2/5,C 工作完成 2/3,D 工作完成 1/2。
2.截至到6月末累计完成的工程结算价款=(2000×50+3000×2500+9000×30×2/3+16000×300×1/2+6000×80×2/5)×(1+8%)(1+9%)/10000=1326.94万元

问题2:
1.D工程量增加,工程量偏差=(19200-16000)/16000=20%,已超出15%。超出部分综合单价需要调整。
D 结算价款=[16000×(1+15%)×300+(19200-16000×(1+15%)×300×90%)]×(1+8%)(1+9%)/10000=675.24万元
2.F工程量减少,工程量偏差=(15000-12000)/15000=20%,已超出15%。实际工程量的综合单价应当调整为原综合单价的1.1倍。
F结算价款=12000×60×1.1×(1+8%)(1+9%)/10000=93.23万元。
问题3:
累计到 8月底D工作数据:
计划工程预算投资=16000×300×(1+8%)(1+9%)/10000=565.06 万元。
已完工程预算投资=19200×300×(1+8%)(1+9%)/10000=678.07 万元。
已完工程实际投资=675.24 万元(问题 2 计算结果)
投资绩效指数=已完工程预算投资/已完工程实际投资=678.07/675.24=1.00。
进度绩效指数。已完工程预算投资/计划工程预算投资=678.07/565.06=1.20。
问题4:
(1)H工作延误 1 个月,因为 H 工作有 4 个月总时差,延误 1 个月不影响总工期。
(2)M工期提前 1 个月,因为 M 工期属于非关键工作,提前 1 个月不影响总工期。
(3)J工期延误 1 个月,因为 J 工作属于关键工作,延误 1 个月将会影响总工期延长 1 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