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UP的软件过程是一个迭代过程。一个开发周期包括初始、细化、构建和交付四个阶段,每次通过这四个阶段就会产生一代软件,其中建立完善的架构是( )阶段的任务。采用迭代式开发,( )。
问题1选项
A.初始
B.细化
C.构建
D.移交
问题2选项
A.在每一轮迭代中都要进行测试与集成
B.每一轮迭代的重点是对特定的用例进行部分实现
C.在后续迭代中强调用户的主动参与
D.通常以功能分解为基础
第1题:
RUP包括四个阶段: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建阶段、交付阶段。
初始阶段的任务是为系统建立业务模型并确定项目的边界。在初始阶段,必须识别所有与系统交互的外部实体,定义系统与外部实体交互的特性。在这个阶段中,所关注的是整个项目的业务和需求方面的主要风险。
细化阶段的任务是分析问题领域,建立完善的架构,淘汰项目中最高风险的元素。在细化阶段,必须在理解整个系统的基础上,对架构作出决策,包括其范围、主要功能和诸如性能等非功能需求,同时为项目建立支持环境。
在构建阶段,要开发所有剩余的构件和应用程序功能,把这些构件集成为产品,并进行详细测试。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阶段是一个制造过程,其重点放在管理资源及控制操作,以优化成本、进度和质量。构建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优化资源和避免不必要的报废和返工,使开发成本降到最低;完成所有所需功能的分析、开发和测试,快速完成可用的版本;确定软件、场地和用户是否已经为部署软件作好准备。
当基线已经足够完善,可以安装到最终用户实际环境中时,则进入交付阶段。交付阶段的重点是确保软件对最终用户是可用的。交付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β测试,制作产品发布版本;对最终用户支持文档定稿;按用户的需求确认新系统;培训用户和维护人员;获得用户对当前版本的反馈,基于反馈调整产品,例如,进行调试、性能或可用性的增强等。
RUP中的每个阶段可以进一步分解为迭代。一个迭代是一个完整的开发循环,产生一个可执行的产品版本,是最终产品的一个子集,它增量式的发展,从一个迭代过程到另一个迭代过程到成为最终的系统。 传统上的项目组织是顺序通过每个工作流,每个工作流只有一次,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瀑布生命周期。这样做的结果是到实现末期产品完成并开始测试,在分析、设计和实现阶段所遗留的隐藏问题会大量出现,项目可能要停止并开始一个漫长的错误修正周期。
一种更灵活,风险更小的方法是多次通过不同的开发工作流,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需求,构造一个健壮的体系结构,并最终交付一系列逐步完成的版本。这叫作一个迭代生命周期。在工作流中的每一次顺序的通过称为一次迭代。软件生命周期是迭代的连续,通过它,软件是增量的开发。一次迭代包括了生成一个可执行版本的开发活动,还有使用这个版本所必需的其他辅助成分,如版本描述、用户文档等。因此一个开发迭代在某种意义上是在所有工作流中的一次完整的经过,这些工作流至少包括:需求工作流、分析和设计工作流、实现工作流、测试工作流。其本身就像一个小型的瀑布项目。
第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