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题库 > 职业考证 > 造价工程师 > 一级造价工程师 >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木建筑工程) > 案例题

某省属高校投资建设一栋建筑面积为30000㎡的普通教学楼,拟采用工程量清单以公开招标方式进行施工招标,业主委托具有相应招标代理和造价咨询资质的某咨询企业编制招标文件和最高投标限价(该项目的最高投标限价为5000万元)。
咨询企业编制招标文件和最高投标限价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为了响应业主对潜在投标人择优选择的高要求,咨询企业的项目经理在招标文件中设置了以下几项内容。
投标人资格条件之一为:投标人近5年必须承担过高校教学楼工程:
投标人近5年获得过鲁班奖、本省省级质量奖等奖项作为加分条件:
项目的投标保证金为75万元。且投标保证金必须从投标企业的基本账户转出:
中标人的履约保证金为最高投标限价的10%。
事件2:项目经理认为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是基本的粗略条款,只需将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出台的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添加项目基本信息后附在招标文件中即可。
事件3:在招标文件编制人员研究项目的评标办法时,项目经理认为所在咨询企业以往代理的招标项目更常采用综合评估法。遂要求编制人员采用综合评估法。
事件4:该咨询企业技术负责人在审核项目成果文件时发现项目工程量清单中存在漏项,要求做出修改。项目经理解释认为第二天需要向委托人提交成果文件且合同条款中已有关于漏项的处理约定,故不做修改。
事件5:该咨询企业的负责人认为最高投标限价不需要保密。因此,又接受了某拟投标人的委托,为其提供该项目的投标报价咨询。
事件6:为控制投标报价的价格水平,咨询企业和业主商定,以代表省内先进水平的A施工企业的企业定额作为依据,编制本项目的最高投标限价。    

针对事件2~6,分别指出相关人员的行为或观点是否正确或妥当,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查看解析 下载APP畅快刷题

相关知识点试题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