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开始算法:当主机开始发送数据时,如果立即把大量数据字节注入到网络,那么就有可能引起网络拥塞,因为现在并不清楚网络的负荷情况。因此,慢开始的方法是先探测一下,即由小到大逐渐增大发送窗口。通常在刚刚开始发送报文段时,先把拥塞窗口cwnd设置为一个最大报文段MSS的数值(最大报文段长度MSS选项是TCP协议定义的一个选项,MSS选项用于在TCP连接建立时,收发双方协商通信时每一个报文段所能承载的最大数据长度)。而在每收到一个对新的报文段的确认后,逐步去增大发送方的拥塞窗口cwnd,可以使分组注入到网络的速率更加合理。
每经过一个传输轮次,拥塞窗口cwnd就加倍。一个传输轮次所经历的时间其实就是往返时间RTT。不过“传输轮次”更加强调:把拥塞窗口cwnd所允许发送的报文段都连续发送出去,并收到了对已发送的最后一个字节的确认。
为了防止拥塞窗口cwnd增长过大引起网络拥塞,还需要设置一个慢开始门限ssthresh状态变量。慢开始门限ssthresh的用法如下:
当 cwnd < ssthresh 时,使用上述的慢开始算法。
当 cwnd > ssthresh 时,停止使用慢开始算法而改用拥塞避免算法。
当 cwnd = ssthresh 时,既可使用慢开始算法,也可使用拥塞控制避免算法。

本题考查TCP的拥塞控制,TCP采用慢启动进行拥塞控制,若TCP在某轮拥塞窗口为8时出现拥塞,则新的门限值将变成8的一半为4。新的cwnd值从1开始,进行慢启动算法。
慢启动算法的规则是:每经过一个传输轮次,拥塞窗口cwnd就加倍。
因此经过第1轮均成功收到应答时,cwnd值加倍为2。
经过第2轮均成功收到应答时,cwnd值加倍为4。(此时cwnd值已经和门限值一样,此时要采用拥塞避免算法,其规则是每经过一轮成功传输,cwnd值+1。
经过第3轮均成功收到应答时,cwnd值加1为5。
经过第4轮均成功收到应答时,cwnd值加1为6。
希赛点拨:TCP报头中的窗口字段并非指拥塞窗口,而是指主机本身的接收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