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专升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题及答案

普通专升本 责任编辑:王娟 2023-04-23

摘要:本文是2023年河北专升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题及答案,参加2023年河北专升本的学生可以多做做题目,并通过本卷考生可了解专升本考试试题题型及结构,也可用于考生备考使用。

(考试时间:75分钟)

(总分:150分)

说明: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在其它位置上作答的无效。

1 .哲学基本问题是________ 的关系问题。

2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或_______。

3 .意识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________ 的产物。

4 .________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5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________ 的总和。

6 .________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7 ._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8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________。

9 .认识的辩证运动就是求得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_______统一。

10.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________。

11.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 (    )

A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 .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 .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D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2.下列各项不属于由量变引起质变的是 (    )

A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 .拔苗助长                D .水被加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蒸汽

13.有一幅对联,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 (    )

A .运动的普遍状态                  B .运动的内在原因

C .运动的衡量尺度                      D .运动的存在方式

14.否定之否定规律认为,事物的发展是 (    )

A .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     B .一帆风顺的前进运动

C .时进时退的曲折运动     D .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运动

15.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    )

A .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 .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 .实践高于认识                        D .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16.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即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自我价值。这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 关系表现在 (    )

A .个人的社会价值排斥个人的获取和享受

B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首要的

C .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又是社会性的,它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为前提

D .个人的社会价值包含着个人的自我价值

17.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 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 受到的启示是 (    )

A .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 .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C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D .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1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

A .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

B .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C .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19.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    )

A .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离         B .同一性重要,斗争性不重要

C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D .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20.关于龙的形象, 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伏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    )

A .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B .一切观念都是对现实的模仿

C .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D .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形

21.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是 (    )

A .既批判又继承                B .全部抛弃

C .全部保存                    D .“扬弃”

22.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使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这表明 (    )

A .物质和精神的对立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B .物质和精神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 .精神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

D .区分物质和精神没有意义

23.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实践 (    )

A .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B .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C .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D .是适应环境的主体活动

24.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因为实践 (    )

A .具有直接现实性              B .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C .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D .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25.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包括 (      )

A .归纳和演绎                          B .抽象和具体

C .分析和综合                          D .逻辑和历史相统一

四、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

26.物质

27.社会存在

28.矛盾

29.真理

五、简答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

30.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本条件。

31.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六、论述题 (本大题共1小题,共29分。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

32.试用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做出的正确选择。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计20分)

1 .思维与存在 (或物质与精神、物质与意识)

2 .存在方 (形) 式

3 .社会发展

4 .生产方式

5 .一切社会关系

6 .对立统一规律

7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 .直接动力

9 .具体的历史的

10.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 3 分,共计 15 分)

11.A    12.C    13.C    14.D    15.C

三、多项选择题 (每题 3 分,共计 30 分)

16.CD      17.ABD      18.BCD      19.ACD      20. AD

21.AD      22.ABC      23.ABC      24.ABCD      25.ABCD

四、名词解释 (每题6分,共计24分)

26.物质: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6 分)

27.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 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6分)

28.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6分)

29.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 映。  (6分)

五、简答题 (每题16分,共计32分)

30.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本条件。

答案要点:

关系: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3分)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3分)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3分)

条件:

第一,投身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3分)

第二,经过思考的作用,运用理论思维和科学抽象,将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 真、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处理加工,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4分)

31.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答案要点: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 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4分)

第二,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 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4分)

第三,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 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4分)

第四,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 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认识一般到认识个别的辩 证发展过程。  (4分)

六、论述题 (每题29分,共计29分)

32.试用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做出的正确选择。

答案要点:

(1)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 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4分) 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4分)

(2) 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  (3分)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第一,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  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3分) 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 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3分) 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3分)

(3)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由具有建立公有制为 主体的生产关系的基本生产力条件、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的存在和影响以及资本主义道路走不 通等原因决定的。  (4分)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合乎社会发展规律,也是最大程度合 乎中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最佳选择。因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做出的正确的历史选择。  (5分)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普通专升本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3年

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厂商认证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