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专升本命题创作考试大纲

普通专升本 责任编辑:王娟 2023-05-04

摘要:现公布2023年河北专升本命题创作考试大纲,参加专升本的学生可以通过考试大纲了解相关的考试信息,知晓考试范围,按照考试大纲进行备考等。具体请见下文。

Ⅰ. 课程简介

一、内容概述与要求

( 一) 考试内容包括:创作构思、画面构图、绘画表现。

(二) 创作构思部分,主要考查根据创作主题进行选材、立意,然后生发出有独到见解、发人深省、有新意的创意和视角来对题目进行表现。

(三) 画面构图部分,主要考查在通过构思凝结成的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如何寻找一种具体 的形式语言和形象符号,使各种感受、各种主题形象化、具体化,把思维的形式转换成绘画 的符号,从而形成画面的构图。

(四) 绘画语言的技法表现部分,主要考查运用素描的线条和黑白灰的明暗对比来表现画面 的技法表现能力。

(五) 对各部分的评价要求,区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要求考生知道有关内容并准确再现;

理解:要求考生理解有关知识并加以运用;

掌握: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和技法,并能运用其完成创作画面表现。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 一) 考试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创作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命题创作的能力。

(二)考试采取闭卷形式下的技法测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20  分。考题分值点为构图 (15分) 、色彩关系 (50 分) 、 色彩造型能力 (20 分) 、  色彩表现技法 (35 分) 。

II.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绘画创作概述

第一节  绘画创作的含义

一、绘画创作就是人们通过对自己身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把自己对生活的看法与评价以及 自己的一些情感体验,通过形象的塑造和画面的形式语言表现出来。

二、它不同于一般的写生练习,它不是对一般物体形象的简单直接的描摹,它是把生活中的 一些有意义的瞬间和感人的情节以及美丽的场景,经过人的提炼加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 来的作品。

三、它是采用绘画的形式来传达情感和对生活的认识的一种方式。它的主观性、创造性和画 面的完整性更强,生活的感受、思想的展现、情感的抒发,视觉的传递更充分。

第二节  生活与创作的关系

一、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生活与创作的关系就像母亲与婴儿一样,不可分割,它需要汲取母亲的乳汁才能生长, 不然将失去生命。当人类开始进化,艺术创作就相应出现,生活中如果没有艺术创作将会毫 无生机,而创作脱离了生活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养的根基,而显得苍白无力。

二、创作是生活的反映与再现

生活的丰富性决定了艺术创作的多样性。生活给我们提供了众多的充满活力的创作素材,也为我们演绎着千变万化的形式语言。我们的创作只有与生活紧密相联才可能打动人, 感染人,才可能具有永恒的魅力和强有力的生命力。我们进行绘画创作时,应该把视觉放在 我们周围的生活之中,用我们绘画的方式去记录,去表现它,这样的创作作品才具有源发性, 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第三节  绘画创作的特性

一、绘画创作有其自身的艺术特性

( 一) 绘画是视觉的、瞬间空间艺术;

(二) 符号性、形象性是它最显着的特点;

(三) 绘画创作是靠形象的塑造,靠线条与色彩的有机组合,靠视觉的感染力来打动人、吸引人;

(四) 绘画艺术的另一特性便是典型性。

二、绘画艺术语言有它的局限性

( 一) 绘画艺术表现以其形象表现的具体性,符号表现的抽象性、画面构成和形式因素的审 美性、情感表现的私密性和语言方式的多样性为其特征,成为最具探索性和最具魅力的艺术 形式之一。

(二) 在绘画创作中,要求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学会用绘画的眼睛和美术的思维方式去 观察生活,去选择适合用绘画语言表现的题材,依照美术特有的规律进行创作。

第四节  作品的感染力

一、绘画作品要感染人、打动人,总要在作品中注入一些吸引人的因素,平平淡淡、没有任 何特点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必须具备感染要素的其中之一,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绘画作品感染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 一) 有的作品表现的是重大的主题、波澜壮阔的历史图卷、深刻的社会题材,它是靠题材 与主题本身的震撼力来打动人,让人思考;

(二) 有的作品则去表现日常生活中那些大家熟悉的,而又没有被发觉的一些细小的、有趣 的生活瞬间,从中折射出人生的哲理和生活的乐趣,依靠平凡中见伟大的特性和艺术特有的 亲切感来感染观众;

(三) 有的作品则是通过画面的形式美来传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他们往往在画面的构图、 黑白的处理、色彩的构成,点线面的配置上下功夫,给画面营造出很强的形式感和视觉冲击 力,靠刺激人的视觉感受来吸引人;

(四) 有的作品靠独特的制作效果和精湛的技艺,让人折服,让人感叹;

(五) 有的则是靠有血有肉,富有特性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六) 有的则是靠画面气氛的烘托、情感的抒发进而使观者产生共鸣;

(七) 有的则是靠富有探索性、实验性的作品,给人提供新的信息和新的感受,引发观众的注意和思考等等。

第二章  绘画创作的要素

第一节  用艺术的眼睛去观察生活

一、绘画创作的基本原型,都是源于生活中的美的瞬间,这就要求我们画家要在日常生活中 去发现平常人所难以发现的美来。善于捕捉那些看似平凡,但又蕴藏着人生哲理和生命意义 的瞬间和美的画面,用艺术的心灵去感受生活中的意味。

二、我们不仅是生活的参与者,更应该是美的发现者,必须随时带着艺术家的慧眼去观察、 留意、琢磨、推敲生活中人物在形态上、表情上、动态上的特征,去把握生活中形象的魅力。

三、观察力的训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 一) 训练从宏观上去观察生活中适合用绘画表现的整体形象和大的气氛;

(二) 训练从微观上去观察能体现形象典型性的细节和一些微妙的关系。

四、如何提高观察力

( 一) 要注意对自己敏感度的培养,随时留意和寻找生活中一切适合绘画表现的瞬间,随时 以一种好奇与期待的眼光,以一名画家的心态和心理准备,对生活中出现的美的形象、事件 和有绘画价值的东西,迅速作出积极的、艺术的反映。

(二) 经常性地有目的地对生活进行多方位的观察,像记日记一样用绘画的方式记录日常生 活中有价值的东西,像做观察笔记一样准确客观地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表现出来,养成全面、 深入、仔细地观察对象的习惯。

(三) 提高自己在造型语言方面的修养,学会用点线面的眼光看世界,去发现常人所不能看 见的东西,发现生活中的形式美。

(四)视觉是有高度选择性的,观察能力也同样如此。观察能力的核心就是捕捉事物的本质, 捕捉眼前事物的某几个最突出的特征,提高自己透过少数几个突出的视觉特征窥见事物全貌 的能力,为创作做好形象上的准备。

第二节  形象的记忆能力

一、对生活的观察与感受不能只停留在眼睛上,而要用心去记忆,用形象的方式进行记忆, 要抓住形象的一些特征和点线面的符号以及一些场景气氛来对生活中的一切你感兴趣的东 西进行收集与记忆,要把你的脑海作为形象记忆的仓库,并分类整理、储存你收集到的各类 形象素材。

二、为准备考试更应该收集、记忆一些有特点的各类人物形象,包括不同身份、不同职业、 不同年龄,特别是不同表情的人物形象,各种有代表性的道具和场景。对有用的形象、素材 不断地进行记忆,把所观察到的和感兴趣的形象资料、精彩场景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积累, 形象语言才会丰富,才可能根据想法和主题,得心应手地在形象仓库中选择所需要的、最具 代表性的形象符号来运用。

三、形象记忆分两类

( 一) 对客观对象图像性的记忆,重点是对象的外部形体特征的记忆;

(二) 对一个场景或一个事情的气氛和感觉上的把握与记忆,也叫情绪性记忆。

第三节  艺术的联想能力

一、艺术的联想能力是艺术创作的精髓,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艺术上的最佳体现,是艺术 创作的生命所在。

( 一) 艺术创作中没有想象的翅膀,作品将会黯然失色,缺乏新意。

(二) 生活中的题材与场景,对于艺术来说也许有它的一些局限性,单调性和平淡性,需要 艺术家的联想能力去丰富它、充实它。

二、所谓艺术的联想能力就是看见物象甲能联想到物象乙,看到一个点能想到一个面的能力。 当我们在观察生活的时候,可以从一滴水中看见太阳,从一滴血中能想到战争与革命,从一 片蓝色能想到大海与宇宙空间等等。

三、艺术的联想存在着内在的规律和联系

( 一) 在空间和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反映在大脑中就会形成接近联想;

(二) 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反映在大脑中就形成了类似联想;

(三) 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反映在大脑中就形成了对比联想;

(四) 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反映在大脑中就形成了因果联想。

第四节  把生活中的形象转换成艺术形象

生活中有许多形形色色的可视形象,这就要求我们在熟悉的生活中,去挖掘那些有绘画 性潜能的、有典型性意义的、有可视性效果的生活形象,通过我们的关照与提炼,并加以强 化,使之鲜明化,变成我们画面中的艺术符号和因素,这样,我们的画面就会变得有血有肉、 丰富多彩。

转换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发掘一提炼一强化一展现的过程。

一、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 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

二、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式,二者是有机统一的,艺术作品的形式是其 内容的载体,其内容是形式的灵魂。艺术欣赏中,直接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形式,但 艺术形式之所以能感动人、影响人,是由于这种形式生动鲜明地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综观中外艺术宝库中浩如烟海的艺术作品,凡是成功的艺术形象,无不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性。正因为达到了个性与共性的高度统一,才使得这些艺术形象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第五节  把自己的思想感受通过艺术的符号来表现

如果说把生活中的形象转换成艺术的形象的过程,是一个从客观感受到主观加工的过程 的话,那么把自己的思想通过艺术的符号来表现的过程,则是把主观感受形象化、具体化的 过程,是主观到客观的逆向思维过程。

一、“思想感受”是指主体对客体的反应由感觉器官传入大脑中枢,随之而产生的喜、怒、 哀、乐、善、恶、美、丑的反应。这种反应,可以通过绘画语言符号来传递给人们。

二、绘画语言的符号包括:色彩、线条、形体、空间分割等等,这些符号按照人们的视觉习 惯和审美经验,能充分传达出作者的各种感受和思想。

三、要善于学会寻找各种贴切的艺术语言和形象符号来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要对各种感 受进行归纳整理,寻找和组织一种最能代表本人意志,最能体现个人情感的形式语言来表现 对生活感受。

四、要综合处理各种感知形象,提炼强化各种感受、思想,学会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按照一 定的审美需要条理化、明确化,使之成为一幅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总的形式倾向,让这种主题 形式真正能准确体现自己特殊的感受和思想。

第六节  艺术语言的表现力

艺术的表现力就是对你选择的素材和主题思想进行包装、锤炼,使之更为鲜明,更具吸 引力的一种方式。

一、夸张的手法:就是在画面中选择一些有特征的形象,以及某一形象中一些有趣的细节, 进行变形和强化处理,夸大其形象特征,给人留下鲜明的视觉印象。

二、对比的手法:所谓对比的手法就是把不同性质的、有强烈反差的形象符号放在一起,彼 此反衬,相得益彰,使各自的形象特征更为突出,让人们在对比中认识形象,在反差中品味 主题。

三、重复的手法:就是在画面中,把一些对主题有特殊意义的细节,如道具或人物的某个动 作以及其他形象,在画面中不断出现,反复用同种形象给人以连环的刺激,不断加深所重复 的形象给人的印象,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四、渲染的手法:就是对表达思想有利的画面气氛、环境场景、形式构图进行有意识的营造, 给人以明确的、强烈的画面感受。

五、强化的手法:就是对画面中你感兴趣的形象符号或是在画面中所特有的一些精彩点、兴 奋点,一些对主题起点睛作用的部位,进行明确化、鲜明化,并加以着力强调,给人留下深 刻强烈的印象。

第三章  创作的步骤

第一节  构思

一、构思是创作的出发点

( 一) 当我们拿到创作题目以后,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该命题的主题是什么,并围绕这一 主题进行选材、立意,尽量能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去挖掘出有独到见解,能出奇制胜,发人 深省,有新意的东西来。

(二) 好的构思,它不是只停留在对题目或主题作浅显的图解,而是要选择最佳的角度,从 一个有表现力的侧面和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对题目进行表现。这就要求根据题目的要求在平时 的生活中去挖掘题材,运用大胆的想像力来深化主题,使画面的内容更加充实,更具特殊性, 给人以新颖独特的感觉。

二、创造性是构思的画面的重要因素

在题材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找那些符合可视形象特点的题材。构思在真正落实到画面 上的时候,特别是用绘画语言来表现的时候,一定要寻找适合用绘画语言表现的题材和视觉 图像,以特有的方式来表现。

三、找到自己的特殊视觉和画面的兴奋点

( 一) 作为创作的始发点,肯定是有许多东西感染了你,打动了你,值得你倾注全力,为之 创作。四平八稳的画面,相互雷同的构思,是创作考试最忌讳的。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和千篇 一律的表现技法,虽然没有错误,但缺乏吸引力,让人看了后感觉疲倦乏味。

(二)所以面对创作题目,一定要多思考,尽可能找到自己独特的绘画视觉角度来诠释题目, 以特殊的方式来表现题目。特别是在情节的安排、人物形象的设计和一些细节的刻画上,一 定要有“闪光点” ,不能人云亦云,平铺直叙。

四、创作的几种主要出题类别

( 一) 命题创作类

1.这类题型相对来说限制性比较小,发挥的空间比较大,即使有的在人物或环境、道具方面 有些限制,但仍可以根据自己对生活的不同感受,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同一命题。        

2.命题创作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强调构思的独特性和新颖性,要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来理解命 题、表现命题。

(二) 组合性构图类

1.这类题型往往是用文字或图片把绘画的一些要素,如人物、环境、道具、情节等某几个要素提供给你,然后根据考题所提出的具体要求组合成一张画面。更多的是考查画面调度与组 合的能力,它的限制相对多些,应注意考题的具体要求,千万不能超越题目的限制。     

2.要善于在限制之中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以别致的构图、完美的人物组合,较强的造型与画 面表现技巧来完成该类题型的创作。

(三) 自由联想类                                                                  

1.这类考题实质上是测试创作的自由想象能力和平时对生活的积累与感受。出题的形式也大 多是画感兴趣或印象深的事情,描绘与这事情发生关系的人或景所联想到的画面。        

2.这类考题要求的主观能动性更大,在要求上创意与构思多于画面的制作与技巧。它要求考 生的思路必须要打开,想像力必须要丰富,要敢于想到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和还没有意识到 的东西,要充分表现自己对生活的切身感受。

3.这类创作,选材越独特、构思越新颖,表现越丰富,就越容易吸引人。由于这类考题限制 很少,也给考生展示自我提供了机会,所以考生在完成这类考题时,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并且也可以在考前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准备,尽可能把自己的最佳状态 展现出来。

第二节  构图

一、构图的概念与意义

( 一) 所谓构图,就是在由各种生活感受,通过构思凝结成的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寻找一种 具体的形式语言和形象符号,使各种感受、各种主题形象化、具体化,把思维的形式转换成 绘画的符号,这就是构图的任务,也是创作要解决的基础问题。

(二) 构图是对画面有意义的形式结构的把握和运用,在视觉传达中具有造型和色彩都无法 替代的独立意义。构图不仅仅是画面图像的结构框架,同时画面图像的结构框架也是画面构 图的构成硬件。可以从错综复杂的场景和画面中运用概括、提炼等能力通过简化的手法凝练 成构图框架结构。捕捉、认识并阐明隐蔽在斑斓色彩和生动形象背后的构图,这比形象描绘 更为困难。

二、构图能力包括三个方面

( 一) 如何使画面的结构框架与构思主题相吻合,也就是说画面的布局与大的构图形式能充 分体现主题,并能产生相应的情调和气氛。

(二) 画面的构图能体现形式美的一些规律。在构图中,我们要研究对称、变化、单纯、复 杂、旋律、节奏以及点线面的意义,探求各种类型的构图的表现力。

(三) 如何选择和推敲画面中的各种形象符号,使之更具典型性,更富代表性,增强表现力。 总之我们的构图实质就是寻找一种最为贴切、最为优美的造型语言和构成形式,调动一切可 以调动的形式因素,精心安排,合理布局,最大限度,最为贴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构图的要素

( 一) 主体的位置

主体,是一件造型艺术品的主要形象,往往是作品的重心所在,也是视觉焦点落处,也 即视觉中心,也不可避免的是画面结构的中心。画面中的其他构成要素,如次要部分或配角、 场景和道具,甚至光线的配置和色调的考虑可能都从主体的需要出发,关乎着整幅作品的成 败。

处理画面主体位置的典型方法:

1 .中心位置法:中心位置突出主体地位,简单明了,但容易呆板,缺少变化。

2 .井字法:该做法既保持了画面的平衡感又避免了过于对称产生的呆滞。

3 .三纵法:纵向分割可以使主体位置避免左右过于均衡并产生变化。

4 .三横法:横向分割可以使主体位置避免上下过于均衡并产生变化。

5 .对角法:该构图适合有主次关系的画面构图,达到视觉上的均衡与变化,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呼应关系。

6 .左右法:该构图法同样适合有主次关系的画面,构图通过左右大小不同产生的视觉变化 和心理平衡。

7 .发大法:把主体放大, 占据画面的绝大部分而形成画面主体,一 目了然。

8 .聚焦法:通过利用焦点透视中的平行透视使所有消失线都集中到画面的心点,使之形成 画面的中心。

9 .对比法:利用明暗对比,使形体和结构产生丰富变化,吸引观者的注意力。

10.指向法:利用指向也可以形成画面焦点,该做法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变通,巧妙运用。

(二) 次要部分

次要部分主要用来陪衬烘托主体,或通过对比来反衬主体,或用以补充主体从而最终达 到突出主体的目的。

(三) 道具

道具不仅在表现主题上可以巧妙地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由于道具本身具有灵活的特点, 时常可以根据主题表达上的需要比较自由地添加,达到平衡画面,充实画面,丰富画面的作 用。

(四) 背景

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图与底的关系,他们之间相互依存,同时也相得益彰,所 以必须高度的重视。

四、构图的法则

( 一) 图式结构要服从作品主题表达的需要

(二) 画面大小与形式服从题材和表现的需要

(三) 突出主体,主次分明

(四) 结构要完整

(五) 对称与均衡

(六)  “部分”服从“整体”

(七) 多样性与统一性

(八) 节奏与运动

(九) 对比与和谐

(十) 比例关系

五、构图的形式结构

( 一) 金字塔形图式

(二) 水平线图式

(三) 垂直线图式

(四) 中心图式

(五)  “S”形图式

(六) 环形图式

(七) 倾斜图式

(八) 重复图式

(九) 放射形图式

(十)  “C”形图式

(十一) 十字形图式

(十二) 点状图式

(十三) 线状图式

(十四) 团块图式

六、在比较与推敲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构图方式

( 一) 任何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都是经过反复锤炼和推敲后形成的。人的思维过程 也是不断扬弃、不断完善的过程,任何一个好的构思与构图都不可能一步到位,都需要反复 不断地比较和斟酌。

(二) 构图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推敲,不断深化构思的过程,是思维图像化的过程,所以一 定要多画一些小稿子进行反复推敲和斟酌,选择最佳的构图方式,特别是对画面中的元素的 组合进行精心调配,使之更为完美。

第三节  人物形象的设计与塑造

在美术创作考试中,部分命题要求以人物创作为主,所以对人物形象的选择、设计,塑造,直接影响作品主题思想的表现和画面的视觉效果,也反映出考生的造型能力的高低,从 而产生出成绩的差距。

一、根据创作命题,在构思与构图的基础上,必须根据画面的主题和情节的需要,塑造出个 性鲜明、有血有肉、有形象特点的人物形象来。世界上的人物形象千千万万,各不相同,构 成了我们绘画创作无限丰富的形象仓库。

二、由于人的身份、社会环境、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以及所处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的差异, 产生了人物在性格、气质、外貌、服饰和生活习惯和举止方面迥然不同的特征。主要有地理 环境的差异、文化层次的不同和年龄阶段的特征三个方面。

三、人物形象的塑造有赖于我们较强的造型能力。对人物各种动态,如老、中、青各种人物 形象和各种服饰着装的表现都要得心应手,就要求在平时要善于积累,对各种人物形象,各 种动态要多练、记熟,并把人物形象分类整理。

第四节  环境道具在作品中的作用

一、任何好的典型的形象都需要有相关的事物和环境来衬托,都必须置身于一定的场景和氛 围之中,才能有强烈的生命力,才能显出耀人的光彩。因而在绘画创作中,我们不仅仅要对 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的塑造与刻画,还需要选择适当的环境和与主题有关的道具来丰满形象、 充实主题。

二、环境道具的烘托与表现,对展现人物的性格、情绪和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的重要作用。 

 三、环境与道具作为画中的形式美要素,也是最好挖掘、最便于调度的因素。构成画面中点 线面的组合与美化容易构成画面的节奏与旋律,容易构成画面大的形式框架,给人以强烈的 形式感。

第五节  细节的选择与强调

一、细节的刻画对作品的主题表现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好的细节刻画与表现,会让人仔细 品味,以小见大,耐人寻味,生动形象,强化主题,展现绘画艺术的魅力。

二、细节的选择与刻画要注意把握重点,要善于选择那些点题的又很形象的细节进行刻画, 并且刻画细节一定要具体,要深入,要有生活的感受,切忌概念化。

第六节  画面的制作方法与表现方式

一、素描的方法:就是用素描的线条,靠黑白灰的明暗对比来表现对象。要求具有较强的素 描造型能力和处理画面黑白灰关系以及光影表现的能力。这种方法有利于形象的塑造和气氛 的烘托,也有利于细节的刻画。

二、色彩表现的方法:这种表现方法要求考生要有较强的造型刻画能力和色彩表现能力。这 种画法容易烘托出画面大的气氛,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形象表现力,也能够深入刻画人 物的细节,使画面画得非常的完整。

三、色彩与素描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捷明快的感觉。要 求具有较好的色彩配搭能力和画面的归纳提炼能力。

四、其他一些特殊的方法:为了达到特殊的视觉效果,也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如色彩对印 的方法、拼贴的方法、喷绘的方法等等。要始终记住这些方法只是手段,都是为塑造形象, 表现主题服务的,不能哗众取宠,玩弄花样。

第七节  主题的传达要单纯明确

一、一切艺术形式都有它的局限性,也正是这种局限才产生了各种艺术形式固有的特点。而 绘画作品,是在二维平面中表现事物的三维空间关系,它是靠静止的形象和瞬间的情节来表 现主题的,不可能让一幅画承受它无力承受的主题,也不可能在一幅画中表现出作者所有的 想法和感受,不然会使画面的主题非常复杂,让人觉得模棱两可,引发歧异。

二、画面传达的主题一定要单纯明确,尽可能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形象符号清晰地表现出来, 要把画面上出现的每一个形象和符号作为引导观众进入画面主题的路标,按照引领去解读画 面。一定要围绕主题采用单纯明确的方式,把思路理清,把想法条理化,把感受进行提炼, 使构思尽可能单纯鲜明。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普通专升本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3年

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厂商认证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