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院)是由中央批准、中编办发文,在原航天707所、710所等五家单位的基础上重组成立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一期)的原创新单位之一,是“口述钱学森工程”的开展单位。 据2018年4月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拥有国家级平台8个,行业级平台近50个;具有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级百千万人选、国家级和部级专家、部级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57人;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自动化所)创建于1954年,是原机械工业部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1999年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现隶属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自动化所一直致力于制造业领域自动化、信息化、集成化技术的创新、研究、开发和应用。为客户提供由开发、设计、制造、安装到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是制造业企业集成化装备和系统解决方案的最佳提供者。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电科院)成立于1951年,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科研单位,是中国电力行业多学科、综合性的科研机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超/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技术、电网规划分析及安全控制技术、输变电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配用电技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电力电子、信息与通信、能效测评及节能等技术的研究。 截至2016年9月,研究院设有18个管理部门、17个业务部门、3个支撑部门。截至2016年10月,研究院共有直签员工1827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其中双聘院士4人);拥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点。

军事科学院
军事科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成立于1958年3月15日,位于北京西山脚下,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下的军事科学研究机关,是全军军事科学研究中心,是计划协调全军军事科学研究工作的机构。军事科学院的军事科学研究工作是国家与军队军事思想与理论重要的“智囊团”“思想库”和“信息源”。 军事科学院长期以来一直进行着军事基础理论和国防建设、军队建设重大问题的研究;编修军队的条令、条例和其他有关的军事法规;为中央军委和总部机关提供战略性建议和咨询,提供军事学术研究的相关信息;组织协调全军的军事学术研究工作,进行全军的军事科研管理工作。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是从事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大型信息系统顶层设计、工程总体研发及综合集成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主要专业涵盖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研发技术、平台任务电子系统研发技术、通用信息系统研发及服务技术、战略规划与科技情报技术等多个领域。 电科院将继续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发扬“自力更生、创新图强、协同作战、顽强拼搏”的预警机精神,超前谋划、系统思考、集成资源、创造价值,不断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努力打造中国军事电子国家队的龙头,力争成为世界一流的顶级信息系统能力集成商,为国防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1年5月31日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确定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拟表彰对象。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中国主要的空间技术及其产品研制基地,中国空间事业的骨干力量,主要从事研究、探索和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途径;参与制定国家空间事业发展的规划;研制各类航天器及地面设备等。 1968年2月20日,由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自动化研究所、力学研究所分部、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电工研究所、西南电子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兰州物理研究所、北京科学仪器厂、上海科学仪器厂、山西太谷科学仪器厂、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八设计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第三研究所等单位从事空间飞行器研究的力量为基础进行组建,正式成立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根据2021年4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有职工20000余人,4名中国科学院专职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专职院士;有国家质量检测中心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有博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简称“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创建于1957年11月16日,是中国最大的空天防御导弹研制生产单位,是中国导弹工业的摇篮。二院始终坚持“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神圣使命,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创新驱动、人才强院、质量制胜”四大战略,实现国家重点航天型号产品、工程和民用项目的重大突破。 2020年4月24日,我们迎来了第五个中国航天日!次日上午11:00,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与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独家合作举办的“2020年中国航天云端分享大会”进行了全网直播。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又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中国航天第一个研制基地,是中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导弹武器和运载火箭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57年11月16日,原名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1964年11月~1982年4月,为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1982年4月~1988年7月,为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1988年7月~1993年6月,为航空航天工业部第一研究院。1989年2月,航空航天部批复一院,同意一院的第二名称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1993年6月~1999年7月,为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一研究院。1999年7月,改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
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

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简称电子六所)成立于1965年,长期致力于通信、计算机、控制三大学科技术为基础的研究开发、产品制造、系统工程承包和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与技术服务。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专注集散型自动控制系统、软件与服务、教育与出版等方面集科技开发、生产、系统工程、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内最大的高技术企业集团。六所正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软件与系统领域“国际一流研发平台,国际一流企业集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hysics),简称 “中物院” ,是国家科研计划单列的中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是以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集理论、实验、设计、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院。 中物院成立于1958年的北京第九研究所,1964年更名为二机部第九研究设计院,1968年被授予军队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研究院,1973年使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名称,1982年更名为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1985年对外使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物院的研究领域包括物理学、力学与数学、化学与材料、信息科学与电子工程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