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费师范生没有教师资格证不可以当老师。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全国统考以后,师范生和非师范生都是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教师资格证考试才能获取相应的教师资格证,想要当老师的话,教师资格证是必须要的。
公费师范生没有教师资格证可能会面临不能毕业以及违约的情况。学生可以从大三开始进行教师资格证考试,到大四毕业可以考四次,一般都是可以过的,争取在毕业之前拿到教师资格证。
公费师范生没有教师资格证不可以毕业。一般来说,公费师范生没有教师资格证是不可以毕业。在校期间没有拿到教师资格证也就意味着毕业之后不能进行教学活动,那么不能享受公费师范生的就业政策。
公费师范生需要考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全国统考以后,师范生和非师范生都是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教师资格证考试才能获取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如果想要当老师的话,教师资格证是必须要的。
公费师范生可以当兵。免费师范生可以在在学期间(比如大二大三)服兵役,保留学籍,服役之后继续完成学业,但不可以在大四毕业之后服兵役,不履行协议须交违约金。
公费师范生在6年服务期满后不需要再考编制。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在相关省级政府统筹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落实公费师范生的教师岗位,公费师范生四年毕业以后必须到中小学任教,到中小学任教的每一位公费师范生都有编有岗。
公费师范生服务期满后,如愿意继续在教育岗位任教,会让其继续留任岗位,加之公费师范生在毕业后在就业单位本来已经就是事业单位的编制,可以进行正常的职称晋升等。
公费师范生因个人原因(因病休学等除外)中断学业,或未在培养期满取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教师资格证书者,市教育行政部门、高校有权与其解除协议,公费师范生应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师范生公费教育经费等等。
公费师范生是提前批。部属师范大学招收公费师范生实行提前批次录取,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倾向和从教潜质,择优选拔乐教、适教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加入公费师范生队伍。
公费师范生可以去私立学校任职。公费师范生去私立学校没有编制,也就相当于自己放弃了编制机会,并且去私立学校就意味着违反了协议,那么就需要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
现阶段公费师范生毕业不去当老师不会记入诚信档案。公费师范生毕业不去当老师,需要退还四年来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等等,并且生源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有权公布违约学生的不诚信记录。
公费师范生编制没有期限。公费师范生任教服务最低年限是6年,6年只是最低服务年限,国家鼓励优秀毕业生终身从教。只要符合条件,继续从教,同样是有编制的。
公费师范生必须去农村教书。部属高校公费师范毕业生也可以到城镇任教,但就业之后要到县级以下农村中小学从教至少1年(从就业第一年执行),也就是公费师范生就业都得到农村中小学至少任教服务1年。
公费师范生可以不去当老师。未能履行协议的毕业生,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已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由培养学校取消学籍。
公费师范生和定向师范生区别体现在工作地点、学校等等。其中定向生是固定去某单位上班,而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只是去基层教书几年,但是具体去哪里还不一-定,所以不是完全的定向。
非公费师范生能转成公费师范生。有志从教并符合条件的非公费师范专业、非师范专业优秀学生,在入学2年内,可在省教育厅和学校核定的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内转入师范专业。
公费师范生能转专业。公费师范生可按照所在学校规定的办法和程序,在师范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专业选择。经考察不适合从教的公费师范生,在入学1年内,可由所在学校根据当年高考成绩将其调整到符合录取条件的相关专业。
公费师范生由于志愿到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县区任教等特殊原因不能回生源所在市县任教的,应届毕业前可申请跨市县就业,经所在学校、生源所在市(州)和接收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按有关规定程序办理跨市县就业手续。
公费师范生需和培养院校、生源所在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师范生公费培养协议》,通过双向选择等方式切实为每位毕业的公费师范生落实任教学校和岗位等等。
公费师范生保证有编制。对于公费师范生实行专项招聘,组织用人学校与公费师范生双向选择,为每一位毕业的公费师范生落实任教学校并确保有编有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