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权益报酬率=(税后利润-优先股股息)÷(股东权益)×100%。股东权益报酬率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指利润额与平均股东权益的比值,该指标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本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其他收益
优先股资本成本计算公式:优先股资本成本=优先股年利息/[优先股发行收入×(1-发行费用)],所谓优先股,是相对普通股来说的,持有这种股份的股东在盈余分配和剩余财产分配上优先于普通的股东。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还有一种是存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该式主要用于获利能力分析)。其中:平均存货余额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次数)。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额/平均资产总额。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营业)收入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总资产周转率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的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利润+或-一直性差异)×25%。所得税费用计算指的是计算所得税费用的数额,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
留存收益率=留存的收益/净利润=(净利润-分配给股东的利润)/净利润。留存收益率是指净收益扣除全部股利后与净收益的比率,该指标用于衡量当期收益总额有多大的比例留在公司用于公司发展,留存收益率与股利支付率是一对指标,此消彼长。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计算公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报表日当天的公允价值-上一个报表日(或首次入账日)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指企业以各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公司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负债总额是指公司承担的各项负债的总和,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资产总额是指公司拥有的各项资产的总和,包括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科目期末余额-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借方余额)。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是指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应按其成本入账。
优先股资本成本率公式:Kp=Dp/[Pp(1-F)],式中,Kp表示优先股资本成本;Dp表示优先股每股年股息;Pp表示优先股发行价格;F表示优先股发行费用率。
净现值计算公式:净现值=未来报酬总现值-建设投资总额。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以资金成本为贴现率折现之后与原始投资额现值的差额。净现值大于零则方案可行,且净现值越大,方案越优,投资效益越好。
财务杠杆系数公式:DFL=(△EPS/EPS)/(△EBIT/EBIT)。财务杠杆作用的衡量财务杠杆系数DFL(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主要是用来衡量企业资金结构是否合理。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率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即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促使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总回报率:总回报率=利润/投入成本;年回报率:平均回报率=总回报率/资金投入的年数,内部回报率=[(总回报率+1)开年数的方]-1。杠杆投资回报率的计算方法按不同分类有不同算法,分为总回报率和年回报率。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销售量变动率。息税前利润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就是在不考虑利息的情况下在交所得税前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
净现金流动比率=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100%。净现金流量是现金流量表中的一个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收入)减去流出(支出)的余额(净收入或净支出),反映了企业本期内净增加或净减少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