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大学(Anhui Jianzhu University),简称安建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安徽省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 学校创办于1958年,历经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分校等办学时期,1986年复办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3年更名为安徽建筑大学。 截至2022年2月,学校有南、北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531亩;设有12个学院,61个本科专业;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全日制本科生16800余人,研究生2100余人;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教师1214人。
北京物资学院(Beijing Wuzi University),简称“北物”,坐落于中国首都北京市,是一所以物流和流通为特色,以经济学科为基础,以管理学科为主干,经、管、理、工、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 北京物资学院1980年建校,先后隶属于国家物资总局、物资部、国内贸易部;1986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10月,划归北京市管理。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校园占地近600亩,建筑面积20万余平方米;下设10个教学单位,开设28个本科专业;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9个;有教职工788人,其中,专任教师500人;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等各类在校生近8000人。
河北地质大学(Hebei GEO University),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是原地质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是国家自然资源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建设国内一流大学,能源与环境国际联合实验室(IULEE)理事单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任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建于1953年,由李四光、何长工选址塞外古城宣化市(现为张家口市宣化区)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宣化地质学校;1955年更名为地质部宣化地质学校;1970年更名为河北省宣化地质学校;1971年更名为河北地质学院;1985年6月,从宣化迁至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办学;1996年5月,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2016年3月,定名为河北地质大学。2016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2年7月,学校总占地面积139.55万㎡,总建筑面积为41.38万㎡;图书馆藏书1
西藏民族大学(Xizang Minzu University),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一期入选高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在祖国内地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前身为1957年中央指示创办、1958年9月开学的“西藏公学”。1965年4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201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工程大(WIT),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工为主,覆盖工、理、管、经、文、法、艺术、医学、教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学校创建于1972年6月,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学院,隶属湖北省人民政府。1980年3月,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改由原化工部主管。1998年7月,学校划归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2006年2月,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武昌和流芳两个校区,共占地约119.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9.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0.7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56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含电子图书)40
哈尔滨工程大学(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简称“哈工程”,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海军共建高校,位列“双一流”、“211工程”、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北极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单位,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联盟牵头单位,被教育部、总政治部列入“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 学校源自1953年创办的
湖北工业大学(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湖工大”,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工学为特色,覆盖工、文、理、艺、经、管、法和教育等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质认证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学校创建于1952年,1984年由原湖北轻工业学院和原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湖北工学院,198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保研资格,2004年更名为湖北工业
安徽理工大学(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淮南市,是安徽省和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特别支持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培养选拔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创建于1945年,时名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47年,迁址淮南,先后更名为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1955年,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8年,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71年,采矿和煤田地质学科专业整建制回迁淮南,与淮南煤矿学校合并组建淮南煤炭学院。1981年,学校更名为淮南矿业学院
新疆财经大学(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简称“新疆财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是新疆重点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员、财经一流学科建设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新疆新文科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口支援。 学校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新疆省人民政府干部培训班;1959年升格为新疆财经学院。2000年与新疆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新疆财政税务学校合并组建新的新疆财经学院;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新疆财经大学。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校园总占地面积63050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65295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07270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18966平方米,馆藏
重庆工商大学(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位于中国重庆市,是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重庆市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一所公办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是重庆市国际人文特色高校、重庆市国际交流合作示范校、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庆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和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为“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源出两脉。一脉为1978年创办的渝州大学;一脉为1987年创办的隶属原商业部的重庆商学院。2002年两脉合并,组建重庆工商大学,成为一所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