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学考试大纲之02976医古文(一)1

自考 责任编辑:王洋 2020-03-30

摘要:以下为江苏自学考试大纲之02976医古文(一)1,大纲十分重要,更新完毕会有汇总帖,请相关考生留意。

以下为江苏自学考试大纲之02976医古文(一)1,大纲十分重要,更新完毕会有汇总帖,请相关考生留意。

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医古文课程是中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亦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学专业的必考课程,设置本门课程的目的是为培养自学应考者阅读古代医药学著作的能力。医古文课程考试也将着重检验自学应考者阅读古代医药学著作的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具有高中毕业语文水平的自学应考者掌握常用词语及其主要义项、古汉语基础知识以及标点与语译的基本技能,能够借助工具书比较顺利地阅读中医药古籍,以便发掘其精华,提高医药学水平与学术素养。

本课程是学习中药学专业其他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紧密围绕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一根本目的,将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为文选。选注与医药相关的古文四十篇。通过学习,学生能熟悉并掌握古代语言的常用词汇、语言规律和修辞表达方式,从而积累古代语言材料,增强感性认识。二为基础知识。系统介绍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及古代文化的有关常识,使学生在通过文选学习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高对古代汉语的理性认识,掌握古代汉语的规律和文化常识,并学会运用规律来指导阅读古典医籍,提高阅读能力。

II、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上编 文选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编学习,熟读并理解全部文章,熟悉并掌握古代语言的常用词汇、语言规律和修辞表达方式。积累常用词语及其主要义项,包括实词和成语典故的意义、常用虚词的作用及其相应的意义。掌握借字与本字、古字与今字、异体字与正体字的对应关系,掌握常见固定结构的语译规律,掌握词类活用、古汉语的特殊语序。

二、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

共四十篇。所设栏目有“词语”(包括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活用实词以及虚词等)、“语序”、“今译”与“其他”。从课文实际出发,栏目并非各篇皆备。凡栏目所收内容均属应当掌握的要点。各栏目所收均以在该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序。凡所收词语为单音词者,为明确所指,在该单音词的前或后加括弧引出其上下几字。

含义或用法相同的词语,前文已出,后文一般不再赘引,但应考者仍须掌握。

一 秦医缓和

[词语]

1.晉(侯)2.(大)厉3.被(发)4.搏膺5.(而)踊6.(公)觉7.(不食)新8.(公)疾病9.为(之)10.为(之礼)11.归(之)12.(欲)麦13.馈人14.示(而)15.张16.如廁17.晨(梦)18.(出)诸19.(是)谓20.慆堙(心耳) 21.(乃)忘22.琴瑟23.发(为) 24.征(为) 25.淫(生)26.序(为) 27. (为)菑28. (不)时29.(主)相30. (无)阙31.荣(其)32.图恤33.社稷34.(大)焉35.(谷之)飞36.厚(其礼)

[语序]

1.主是谓 2.是以

[今译]

1.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豎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

2.六月丙午,晉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

3.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祐。

4.和闻之,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有菑禍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

[其他]

1.二豎子 2.膏肓 3.若……何

二 扁鹊传

[词语]

1.少时2. 奇(之) 3.谨(遇) 4.遇(之) 5.閒(与) 6.上池之水7.悉(取) 8. 殆(非人) 9.以(其言) 10.垣(一方) 11.一(方) 12.(五)藏13.或(在) 14.当(晉昭公)15.(大夫)彊16.专(国事) 17.(血脈)治18.而(何怪) 19.(必) 閒 20. 居(二日半) 21.国(中)22.治(穰)23. (治)穰24.(暴)蹷25.雞鸣26.收(乎)27.(未)能28.生(之) 29.诞(之)30.(诞)之31.因(五藏) 32. (之)输33.诀(脈)34.搦(髓脑)35.(揲)荒36.爪幕37.湔浣38.易(形)39.曾(不)40.咳婴41. 终日42.歎(曰)43.以管窥天44.以郄视文45.写(形) 46.见(于) 47.決(者)48.(两)股49.(不)瞚50.挢(然)51.举(之)52.棄捐填沟壑53.(不得)反54.(未)卒55.服臆56.(流)涕57.(长)潸58.忽忽59.承䀹60.厉鍼砥石61.(以)取62.有閒63.煑(之)64.更(熨) 65.更(适) 66.但(服汤) 67.(复)故68.起(耳)69.客(之) 70.腠理71.左右72.好(利)73.(退)走74.(其)故75.司命76.(体)病77.(逃)去78.使(圣人)79.(得)蚤80.(可)已81.(所)病82. 轻(身)83.重(财)84.(不能)适85.(阴阳)幷86.(形)羸87.重(难治) 88.贵(妇人) 89.雒(阳)90.伎(不如) 91.由(扁鹊)

[语序]

1.何怪 2.中庶子喜方者 3.是以 4.何以

[今译]

1.扁鹊曰:“血脈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閒。”居二日半,简子寤。

2.先生之方能若是,则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

3.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棄捐填沟壑,长终而不得反。

4.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其他]

1.特……耳 2.以……为 3.得无……乎 4.三阳五会 5.八減之齐 6.谓……曰 7.无奈……何 8.带下医

三 华佗传

[词语]

1.(一名)尃2.(数)经 3.举(孝廉) 4.孝廉 5.(黄琬)辟6.(不)就7.(年)且 8.节度 9.辄(愈) 10.(七八)壮 11.应(除) 12.(当)针13.(某)许 14.行(差) 15.(行)差 16.刳(割) 17.(便)饮 18.须臾 19.膏(摩) 20.兒(寻)21.(共)止 22.(所)苦23.下(之)24.或(难其異) 25.难(其異) 26.(宜)殊 27.並(起)28.(並)起 29.病(咽塞) 30.车(载) 31.语(之) 32.向来 33.(卖)饼 34.(蒜)齑 35.(大)酢 36.县(车边) 37.造(佗) 38.逆(见) 39.(我)公 40.(车边)病 41.无何 42.(留)书 43.属(使) 44.瞋恚 45.不快 46.(不)足47.故(自) 48.痛痒 49.寻差 50.竟(死) 51.脈(之) 52.斯须 53.食顷 54.(三升)许55.(三)期 56.左右 57.(针)鬲 58.伤娠 59.案(脉) 60.(妇)稍 61.小差 62.多(脊痛) 63.(长)可 64.(尺)所65.见(业) 66.笃重 67.(此)近 68.远(家)69.当(得) 70.暂(还)71.累(书) 72.书(呼) 73.(又)敕74.犹(不)75.信(病) 76.(四十)斛 77.收(送) 78.考验 79.首服 80.(实)工 81.(所)县 82.含宥 83.考竟 84.(不)彊85.养(吾病) 86.病困 87.歎(曰)88. 欬(嗽)89.(肠)臃90.(两)钱 91.将爱 92.故(当) 93.去(药) 94.已(故) 95.(适)值 96.见(收) 97.怱怱98.劳动99.(使)极 100.动摇101.引輓102.(五)禽 103.(曰)猨104.沾濡 105.(病)辄106. (皆)瘳 107.(为)率 108.轻(体) 109.处所 110.(朝歌)云

[今译]

1.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2.即如佗言,立吐虵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3.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4.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语序]

1.虵一枚 2.黑血数升 3.虫数升 4.汤二升 5.小豆四十斛 6.散两钱 7.人有病如成者 8.多所全济 9.是以

[其他]

1.熊颈鸱顾

四 皇甫谧传

[词语]

1.出后 2.(为)癡3.三牲 4.存(教) 5.无以 6.卜(邻) 7.(所)阙 8.(何)尔 9.鲁钝 10.修身 11.感激 12.躬自 13.稼穑 14.(而)农 15.沈(静)16.辍(卷) 17.修名 18.出处 19.乐(尧舜) 20.鞅掌 21.委形22.理世 23.(不)赡 24.(不)堪 25.没齿 26.孰与 27.秏(精)28.体足29.回(天下)30.体(坚厚) 31.居(不薄) 32.(之)表 33.耽翫 34.箴(其) 35.修短 36.分(定) 37.(既)冠 38.从姑39.饯(之) 40.布衣 41.过(吾)42.贵(城阳太守) 43.贱(梁柳) 44.(岂)中 45.尩弊46.抽簪 47.(林)阜 48.(不)闲 49.(为)羣50.蒿艾 51.臯陶52.振褐 53.(臣)惟 54.速(祸) 55.(久)婴 56.不仁 57.辛苦 58.荼毒 59.呼噏 60.见(出) 61.(妻)息 62.韶卫 63.雅郑 64.穅 䵃 65.糅(之) 66.彫胡 67.(不)称 68.(咸)以 69.抱衅 70.牀(蓐)71.明时 72.箕山 73.输实 74.委情 75.唯(陛下) 76.垂(恕) 77.(更)旌 78.瓌(俊)79.(傅)巖 80.无(令) 81.泥滓 82.清流 83.(遂)见84.诔(颂)

[语序]

1.何有

[今译]

1.谧以为非圣人孰能兼存出处,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后为名乎?

2.人之所至惜者,命也;道之所必全者,形也;性形所不可犯者,疾病也。若扰全道以损性命,安得去贫贱存所欲哉?

3.夫唯无损,则至坚矣;夫唯无益,则至厚矣。坚,故终不损;厚,故终不薄。苟能体坚厚之实,居不薄之真,立乎损益之外,游乎形骸之表,则我道全矣。

4.柳为布衣时过吾,吾送迎不出门,食不过盐菜,贫者不以酒肉为礼。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

[其他]

1.孟母三徙 2.曾父烹豕 3.喑聋之徒 4.披榛采兰 5.唐人击壤 6. 郤子入周,祸延王叔 7.虞丘称贤,樊姬掩口 8.索隐于傅巖 9.收钓于渭滨

五 孙思邈传

[词语]

1.日(诵)2.弱冠3.(但)恨4.器(大)5.征(为)6.嗟(其)7.拜(谏议大夫)8.师资9.幸(九成宫)10.(学)殚11. 乾坤12.(之)俦13.转运14.虹蜺15.常数16.(四)支17.荣(卫)18.彰(而)19.蒸(则)20.否(则)21.燋枯22.薄(蚀)23.孛彗24.(川)渎25.(利)回26.(见)机27.(不)俟28.(不)啻29.(受诏)脩30.(目)覩31.将(其)32.就木33.異(之)34.(行于)代

[语序]

1.口以

[今译]

1.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歎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

2.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耳。

3.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鍼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

4.东台侍郎孙处约将其五子侹、儆、俊、佑、佺以谒思邈。思邈曰:“俊当先贵;佑当晚达;佺最名重,祸在执兵。”后皆如其言。

[其他]

1.正一 2.不二 3.维摩诘 4.盈缩 5.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6.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7.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8.冥器

六 东垣老人传

[词语]

1.(其)先2.(户)冠3.衢(间)4.懽(洽)5.(足)跡6.朋侪7.疾(之)8(戏)狎9.(有)守10.讽(妓)11.(強之)酒12.(不)给13.周(之)14.(赈)捄15.寝疾16.異同17.志(吾过)18. 名(天下)19.捐(金帛)20.监(济源税)21.(疫)厉22.徧(阅)23.(不)効24.比比25. 寿(之)26.刻揭27.耳目28.藂(集)29.僊(人)30.錾(之)31.石碣32.游(公卿间)33.艰(其人)34.柰(何)35.尝(恨)36.(尝)恨37.亦(传道)38.仰给39.活计40.给(妻子)41.妻子42.得年43.迨(今)44.知(所託)45.(所)託

[语序]

1.道传

[今译]

1.朋侪颇疾之,密议一席,使妓戏狎,或引其衣,即怒骂,解衣焚之。

2.母王氏寝疾 ,命里中数医拯之,温凉寒热,其说異同,百药备尝,以水济水,竟莫知为何证而毙。

3.特寿之于木,刻揭于耳目藂集之地,用之者无不効;时以为僊人所传,而錾之于石碣。

4.君一见曰:“汝来学觅钱医人乎?学传道医人乎?”谦父曰:“亦传道耳。”遂就学,日用饮食,仰给于君。

[其他]

1.以水济水 2.大头天行

七 丹溪翁传

[词语]

1.讳(震亨) 2.尊(之)3.日记4.(千)言 5.治(经) 6.(拜)焉 7.毉(者)8.起(之)9.(起)之 10.其(肯)11.病(脾)12.(不)仕13.向(所习) 14.一(于医) 15.鲜(克) 16.(鲜)克 17.治(装) 18.叩(之) 19.寺人 20.旁(通) 21.褊(甚) 22.(愈)笃 23.进(之)24.(甚)懽25.敷扬 26.一(断) 27.涣焉 28.末(疾) 29.良(验) 30.心(服)口(誉)31.声闻 32.消息 33.寻(其) 34.指归 35.辐湊 36.凡几 37.(得)诸 38.班班 39.(无)伦 40.盖(得之) 41.(酒且)内 42.治(人参膏) 43.促(灸) 44.脣(动)45.甦(矣)46.(病)已47.诊(之)48.(辛)涼49.減(半)50.内观 51.辟如 52.大吐 53.衣裾 54.皮工 55.皴(其皮) 56.少选 57.恻然 58.庶几 59.(不)胶60.靳靳 61.卒(与) 62.声随影附 63.亹亹 64.春秋 65.(乃)询 66.(不)友 67.下(之)68.拂衣 69.去就 70.(将)浼 71.卓卓72.(墓)誌73.庶(使) 74.蓍龟 75.利害76.厉(俗)77.源委 78.葆(精)79.毓(神) 80.一(语) 81. (利)博 82.信(矣)83.(直)谅 84.少(之)

[语序]

1.是习 2.毉泥陈、裴之学者 3.医之笑且排者 4.痰一升许 5.四物汤数百 6.末是务 7.毉之可传者

[今译]

1.乡之诸毉泥陈、裴之学者,闻翁言,即大惊而笑且排,独文懿喜曰:“吾疾其遂瘳矣乎!”文懿得末疾,医不能疗者余十年,翁以其法治之,良验。

2.是疾世号难治者,不守禁忌耳。是妇贫而无厚味,寡而无欲,庶几可疗也。

3.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夫行,本也;辞,从而生者也。苟见枝叶之辞,去本而末是务,辄怒溢颜面,若将浼焉。

4.左丘明有云:“仁人之言,其利博哉!”信矣。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又可以毉师少之哉?

[其他]

  1. 而……且……

接下>>江苏自学考试大纲之02976医古文(一)2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自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距离2024 自考考试

还有
  • 1
  • 3
  • 2
自考报名

每年3月、8月

领准考证

考前7天

考试信息

每年4月、10月

成绩查询

考后45天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3年

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厂商认证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