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有备用卷。一般高考委员会都会编写两套试卷,以备不时之需。如果出现了高考试卷泄露问题,那么还可以启用备用试卷,这样的话,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保证高考的如期举行。
不一定的。目前我国的高考分省进行的,录取也是分省进行的,大多数考生一般都只能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考试。但是也有异地借考和异地高考这两种例外,可以查询下报考地高考政策情况。
院校调档分数线又称调档线,是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以招生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如105%或120%),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平行志愿的第一轮正式投档)中自然形成的投档给院校的最低投档分数。
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又称省控线或批次线,是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当年全省考生高考成绩和招生计划,将全省考生分类别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综合各种因素后按一定比例分批次分别划定录取考生的最低投档分数标准。
特殊类型招生对象,一般指自主选拔录取考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考生等。对考生来说,应密切关注本省对特殊类型招生对象的投档办法,严格按本省要求完成需要考生本人完成的程序任务,以免错失良机,造成不应有的遗憾。
考生在专业选报上,应当恰当定位,并填上“服从专业调配”;考生要细读高校招生章程,看高校哪些专业有特殊政策限制,以提高自己的录取几率;对高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并不是实行平行志愿后,高校志愿就可以随便填。而是要选择那些适合自己的高校,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后面志愿院校的投档分一定要比前面志愿院校的投档分低才有意义。
从目前看,平行志愿仍有一些风险。第一,落榜的风险依然存在;第二,误闯政策禁区的风险;第三,定位不恰当的风险;第四,梯度不合适的风险。
高职单招与高考相比,只是招生方式上的不同,新生入学后在学费、住宿费、日常管理、学籍管理、毕业证书等所有方面,同参加高考的新生完全一致。
平行志愿模式要求考生更加重视专业的冷热搭配和“服从专业调配”,在专业的选择上一定要留有余地。如果考生同意调配专业志愿,则被录取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而那些不愿意调配专业志愿的学生,则被退档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所以,在平行志愿模式中,如果首选学校,就要作好牺牲专业的准备;如果首选专业,则要作好降低对学校要求的准备。
平行志愿的投档,是按考生平行志愿所列各院校的先后顺序依次检索的,一旦符合条件,档案即投向先检索的高校。如果该院校的投档比例为1∶1.2,招生人数为100人,而该考生排在120名,则被投档,但因招生人数的限制,很可能被退档。
填报时可以参考“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的志愿顺序填报方式,即把握好冲、稳、保、垫之间的梯度关系。在平行志愿填报时,不妨将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够得着的理想院校作为志愿A,将符合自己成绩水平的“对口”学校作为志愿B,志愿C填一所“保守”学校,志愿D则填“垫底”学校。
所谓级差,是指高校在录取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考生时最低录取控制线的分数差。有的高校有,有的没有。一般情况下,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的最低控制线要高出几分至几十分不等。
从重庆市近几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情况来看,很多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存在以下误区:(一)重地域而不重学校、(二)重学校而不重专业、(三)重专业名称而不重专业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