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禁止。浮动抵押并不禁止再抵押,法律规定浮动抵押应当登记,如果不登记就不可以对抗善意第三人,这也说明可以再次设立普通的抵押权。浮动抵押作为抵押的一种,具有固定抵押这种担保方式的共性,如抵押人占有抵押物。
固定资产处置损失和无形资产处置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是指企业在处置非流动资产时所发生的相关支出。由于非流动资产的处置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并无直接联系,因此在会计实务中,应当将企业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通过“营业外支出”科目进行核算。
是的。高级会计职称考试采用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方式。高级会计师考试采用“考评结合”的方式进行,参加高级会计师考试合格并通过评审者,可获得高级会计师职称。
1次。根据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高级会计职称考试公告,以及历年高级会计每年的考试次数,可以得知:高级会计职称考试每年只考一次。
教材、辅导书、装订成册的纸质参考资料。高级会计师实行开卷考试,可翻看教材及查询相关资料,尤其是针对文字性试题,可找到相应知识点后抄录到答卷中。
是的。根据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报考高级会计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年限,而这些工作年限的要求都是在取得中级会计师后开始计算的。
《高级会计实务》。根据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考试安排,高级会计证考试只有《高级会计实务》这一科目,全部都是主观题。参加高级会计资格考试,考生可以携带装订成册的纸质参考资料参加考试。
是的。会计高级考试只有《高级会计实务》这一科目,《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试题题型为案例分析题,是开卷考试,考生可以携带装订成册的纸质参考资料参加考试。
不能。会计高级职称采取考试与评审相结合方式,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不得参评。
需要。根据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报考高级会计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年限,而这些工作年限的要求都是在取得中级会计职称后开始计算的。
高级会计考试需要具备的条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热爱会计工作,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取得中级会计资格后,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年限。
不是。资产处置损益不是营业外收入。资产处置损益是新增加的会计科目,主要用来核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因出售,转让等原因,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资产处置损益影响营业利润。
不影响。盈余公积补亏是指将盈余公积科目里钱转移到未分配利润,就是说盈余公积少了,未分配利润多了,企业就可能扭亏,但是总量留存收益还是不变的。
能。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是可以转回的,但需要区分两种情况:如果是持有的债券工具投资,则应在原来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回;如果持有的是权益工具投资(如股票),则不能通过损益转回。
优先股资本成本计算公式:优先股资本成本=优先股年利息/[优先股发行收入×(1-发行费用)],所谓优先股,是相对普通股来说的,持有这种股份的股东在盈余分配和剩余财产分配上优先于普通的股东。
留存收益的资本成本计算公式:1、Ks=Dc/Pc+G;2、Ks=Rs=Rf+β(Rm-Rf);3、Ks=Kb+RPc。留存收益成本的估算难于债务成本,这是因为很难对诸如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及股东对未来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做出准确的测定。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还有一种是存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该式主要用于获利能力分析)。其中:平均存货余额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次数)。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额/平均资产总额。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营业)收入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总资产周转率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的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利润+或-一直性差异)×25%。所得税费用计算指的是计算所得税费用的数额,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
留存收益率=留存的收益/净利润=(净利润-分配给股东的利润)/净利润。留存收益率是指净收益扣除全部股利后与净收益的比率,该指标用于衡量当期收益总额有多大的比例留在公司用于公司发展,留存收益率与股利支付率是一对指标,此消彼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