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属中等难度,门槛低、科目少,但通过率仅10%-15%。多人考不过非因考试难,而是陷入误区:裸考或临时抱佛脚、知识点贪多求全、只背不练缺技巧、时间管理差。其实认真对待、方法得当,3-6个月多能通过。
经济师中级比高级吃香,因中级报考门槛低,适配多数职场人;职场需求广,能覆盖90%以上职业场景,助力晋升加薪;备考成本低、周期短,投入产出比高。高级则门槛高、需求小众、成本高,故中级成多数职场人优选。
银行中,中级经济师非必选却是职业加速器。它助内部晋升,作为中级职称适配中高级岗位,提升前台竞聘说服力、减少后台决策偏差;关联薪资,带来岗位工资上调、津贴及评优加分;还夯实专业能力,适配业务转型,也为跨行业求职减门槛。
零基础考中级经济师有初期术语陌生、考点多、时间难分配的挑战,但非深度难。选人力、工商等记忆型专业,用系统课 + 碎片化时间打基础,聚焦高频考点,分阶段刷题,每天1.5-2小时,3-4个月大概率通关,属较易中级职称考试。
中级经济师难度较低,考两科且内容广而浅,多理论记忆,全客观题易得分;中级会计师难度高,需会计基础,内容重实务计算,含大量主观题。前者低门槛高性价比,适合多数人快速拿证;后者适合深耕财务领域者,考生按需选择。
中级经济师《专业知识和实务》10个专业难度差异显著。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难度低,通过率高;金融等属中高难度;运输经济等行业针对性强。考生应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以高效备考。
学历低、基础差可考中级经济师,满足报名条件即可。报名对学历要求包容,高中或中专学历满10年工作年限就可报考,且不限专业。考试为客观题,备考选简单专业、用合适方法,就能通过。
中级经济师热门专业有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三个。前两者难度较低,适合零基础的考生;金融专业难度较高,考验综合水平。不过“好考”因人而异,选专业需综合自身情况权衡。
中级经济师考试重点难点因科目而异。《经济基础知识》重点在经济学基础等模块,难点是内容杂、概念抽象等。热门专业各有侧重,难点多在理论结合实际等方面,需针对性备考。
中级经济师相对易考,仅考两门且均为客观题,报考无专业限制,3-6个月备考可通关,比中级会计、统计师等考试难度低。但难易因人而异,其是否 “最易” 需结合个人情况。
《经济基础知识》考单选70题(1分/题)、多选35题(2分/题),共140分。《专业知识和实务》有单选6 题(1分/题)、多选20题(2分/题)、案例分析20题(2分/题),满分140分,均为客观题
中级经济师考试对专业要求宽松,不硬性限制所学专业,注重工作经验与知识运用。相关工作涵盖广,考生可自主选10个专业,考试侧重基础理论应用,非经济专业者系统学习也能掌握要点。
初级与中级经济师同属一体系但难度差异大。初级侧重基础概念和简单应用,题型全为客观题;中级强调理论深度和综合运用,题型更复杂。二者难度跨度较大,考生感受因人而异。
中级经济师两科成绩有效期均为两年,需满足一定条件。报考同级别同专业,旧档案号沿用,成绩滚动计算;报不同级别,之前成绩失效。公共科目成绩滚动期内可跨专业沿用,专业科目则不可。
中级经济师自学有可行性,因考试形式简单、教材清晰、真题价值高,但通过率不高。需有专业基础、自律且时间足、擅长筛信息者适合。零基础跨专业等四类人不适合。可依情况选自学或报班。
中级经济师考试难度中等,低于注会等,高于初级经济师。考两科,知识广而不深。整体通过率 10%-15%,工商等专业较高。较中级会计师等难度可控,考生自身条件影响难度,规划备考、选对专业易通过。
中级经济师考试实行2020年起的两年滚动成绩管理政策,考生需在连续两年内通过《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科。该政策降低备考压力、提供试错机会,合理规划可助两年内拿证。
中级经济师考两科,均为客观题,含单选、多选、案例分析题(不定项),满分各140分。虽题型为选择,但考核深、考点广,近年通过率约10%-15%,并非易考,需认真备考。
中级经济师考试全国平均通过率10%-15%,部分地区低至8.2%。原因包括考试内容广、机考命题多变;考生轻敌、专业选择不当;报考人数激增、教材发布晚及资料适配问题等,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级经济师考试难度适中,特点为知识面广、理解与记忆并重、专业差异显著、案例分析题易失分。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有金融、财政税收、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产权等,各专业在对应领域需求增长,有不错的岗位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