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师证书体系中,高级经济师含金量更高,但从报考人数来看,明显还是中级经济师更吃香,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经济师中级比高级更吃香?
首先,就是报考门槛较低。
中级经济师的报考条件对多数职场人友好:大学专科满6年工作经验、本科满4年、硕士满1年即可报考,无必须先考初级的强制要求(高中学历需先考初级,但占比低),且非全日制学历(自考、成考等)的工作年限可累积计算。
这意味着,工作3-5年的普通职场人,基本能达到报考门槛,无需漫长等待或额外铺垫。
而高级经济师的报考门槛堪称严苛,不仅需取得中级经济师证书后,再满足“大专满10年、本科满5年、硕士满3年”等工作年限要求,部分省份还附加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主持过重大经济项目”等条件。这对多数专注于日常工作、无科研或项目主持经验的职场人而言,几乎是“难以逾越的鸿沟”,直接劝退了大量潜在报考者。
2、职场需求适配面广
从职场应用场景看,中级经济师证书是“普适性刚需”,而高级是“小众化进阶”。在企业端,无论是国企、民企还是互联网公司,中级经济师证书足以满足多数岗位需求,如竞聘经济分析岗、市场调研岗、财务预算岗时,中级证书是 “加分项”;晋升部门主管、经理等中层管理岗时,中级职称可证明专业能力,且与薪资调整直接挂钩。
高级经济师证书则主要适配高层管理或专业技术顶端岗位,如企业副总经济师、政府经济部门高级研究员、高校资深教授等。这类岗位数量极少,且要求从业者不仅有证书,还要有行业影响力。对多数职场人而言,日常工作无需高级经济师的资质背书,中级证书已能覆盖90%以上的职业场景,自然无需追求更高阶的认证。
3、性价比更高
中级经济师的备考成本低、周期短,投入产出比远超高级。
中级仅考《经济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和实务》两科,均为客观题,无主观论述题,备考周期通常3-6个月,每天投入1-2小时即可;教材、网课、考试费等总成本约2000-5000元,且通过就能获得中级职称,短期投入即可见回报。
高级经济师的投入则堪称“高成本、长周期”,首先需投入1-2年准备论文;其次,考试虽仅考《高级经济实务》一科,但为主观题,需结合行业实践深度作答,备考周期至少6-12个月,考试通过后还需通过评审才能获得职称,整个流程耗时2-3 年。即便顺利拿证,多数人也因岗位限制无法兑现“高级职称”的全部福利,投入产出比远低于中级。
综上,中级经济师证书之所以比高级吃香,本质是它精准平衡了“门槛、需求、成本、实用性”四大核心要素,成为多数职场人更优质选择。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