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到底好考不好考?

中级经济师 责任编辑:龙小林 2025-09-15

中级经济师考试好不好考,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受多种因素左右 。

从考试科目来看,其涵盖《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门。

《经济基础知识》作为公共科目,涉及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六大模块,共37章内容,知识点繁杂。但好处是题型只有单选题和多选题,均为客观题,侧重对基础经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对于有一定经济知识储备,或日常关注经济新闻、政策的考生而言,只要掌握好学习方法,理解起来并非难事。例如市场需求、供给、财政支出等高频考点,虽内容较多,但多为基础理论,像经济学原理中的供需理论,贴近生活实际,理解后较易记忆。

《专业知识和实务》有10个专业方向供考生选择,如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财政税收等。

其中,工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通常被认为相对好考。工商管理教材章节少,仅11章,知识体系偏向通用管理知识,涉及企业战略与经营决策、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与企业实际运作紧密相关,容易理解。而且该专业考试计算题少,案例分析题考查范围和思路相对固定,考生通过研究真题能把握答题规律,得分相对容易。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则以记忆为主,计算量小,围绕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等模块展开,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紧密,考生可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进行学习,备考压力较小。

不过,金融、财政税收等专业的难度可能相对较高。

比如金融专业,涵盖证券、银行、保险等广泛领域,知识点多且复杂,部分内容专业性强,对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要求较高。财政税收专业政策导向性强,不仅需要记忆大量政策条款,还涉及较多复杂的计算题,像增值税、所得税等税种的计算,要求考生对公式运用熟练且计算准确。

从考试通过率来看,有数据显示其近年稳定在10%-15% ,这似乎表明考试有一定难度。但通过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并非完全等同于考试本身的难易程度。

部分考生可能因备考时间不足、学习方法不当,甚至临考弃考等原因,拉低了整体通过率。实际上,只要考生合理规划备考时间,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考试并非遥不可及。

中级经济师考试对于基础较好、选对专业且备考充分的考生来说,是有较大机会通过的;而对于基础薄弱、专业选择不当或备考不认真的考生,可能会觉得难度较大。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距离2025 经济师考试

还有
  • 0
  • 4
  • 7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