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视频教程在线辅导面授招生考试大纲指定教材报名时间10.1.2常见硬盘接扣类型及标准(1)IDE:电子集成驱动器(IntegratedDriveElectronics,IDE)是指“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加入了新技术的硬盘接口类型不再称为IDE接口,例如,ATA、UltraATA、DMA、UltraDMA等。(2)ATA:髙级技术附加装置(AdvancedTechn
10.1.2 常见硬盘接扣类型及标准
(1)IDE:电子集成驱动器(IntegratedDriveElectronics,IDE)是指“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加入了新技术的硬盘接口类型不再称为IDE接口,例如,ATA、UltraATA、DMA、UltraDMA等。
(2)ATA:髙级技术附加装置(AdvancedTechnologyAttachment,ATA)接口标准最初是1986年由CDC、康柏和西部数据3家公司共同开发的。第一代的ATA标准称为ATA-1。
ATA-I只支持PIO-O和PICM、PIO-2模式,其数据传输速度只有3.3MB/S,硬盘大小为5英寸,容量为40MB(根据其技术标准,其硬盘容量限制在504MB之内)。ATA接口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逐渐取代了其它老式接U,随着它自身的发展,“ATA”也就成了“IDE”的代名词。ATA133标准中硬盘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133.7MB/S。
ATA-2就是EIDE(EnhancedIDE)或FastATA,它在ATA的基础上增加了2种PIO和2种DMA模式(PK>3),硬盘的较高传输率16.6MB/S,引进了LBA地址转换方式,突破了闻有的504MB的限制,可以支持较高达8.4GB的硬盘。在支持ATA-2的计算机的BIOS设置中,一般可以见到LBA(LogicalBlockAddress)和CHS(Cylinder,Head,Sector)的设置,同时在EIDE接口的主板一般有2个EIDE插口,它们也可以分别连接一个主设备和一个从设备,这样一块主板就可以支持4个EIDE设备,这两个EDIE接口一般称为IDE1和IDE2。
ATA-3引入了密码保护机制,对电源管理方案进行了修改,引入了硬盘自监测、自分析和报告技术(Self-MonitoringAnalysisandReportingTechnology,S.M.A.R.T)。
ATA-4即UltraATA/33,支持直接内存存取(DirectMemoryAccess,DMA)技术,又称为UltraDMA/33oDMA是I/O设备与主存储器之间由硬件组成的直接数据通道,用于高速I/O设备与主存储器之间的成组数据传送。硬盘控制器采用总线主控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它将PIO下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提高了一倍,达到33MB/S,称为P1CM。微软的Windows98操作系统开始正式支持这一接口技术。
ATA-5即UltraATA/66,也称为UltraDMA66。ULTRADMA66将普通的40芯排线改成80芯排线(自此所有并行ATA标准都采用这一芯线标准),但该线仍然使用40针的接口,但传输线却增加了一倍。Windows98不支持UltraATA/66。
ATA-6即UltraATA/100,这一新标准主要是提高了硬盘数据的传输速率,从原来ATA-5标准中的66MB/S提高到新的100MB/S。
ATA-7即UltraATA/133,.它的传输速率达到了133MB/S。
(3)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SCSI)标准是1979年由美国的Shugart公司(Seagate公司的前身)制订的(即SCSI-1),SCSI是一种与IDE(ATA)完全不同,用于小型机的一种接口技术,并不是专门为硬盘设计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渐被移植到了普通微机上。
SCSI是一种总线型的系统接口。每个SCSI总线上可以连接包括SCSI控制卡在内的8个SCSI设备。SCSI的优势在于它支持多种设备,独立的总线使得它对CPU的占用率很低,传输速率比ATA接口快得多,但同时价格也很高。
在20世纪90年代初,推出的SCSI-2标准,类似于SCSI-1,但是可以支持同时连接7个装置,传输速率达到了10-20MB/S。
1995年推出了SCSI-3标准,俗称UltraSCSI,它采用8位的通道宽度,传输速率为20MB/s,其允许接口电缆的最大长度为1.5m。
1997年推出了Ultra2SCSKFast>40)标准,其数据通道宽度仍为8位,传输速率为40MB/s,允许接口电缆的最长为12m,支持同时挂接15个装置。随后又推出了WIDEULTRA2SCSI接口标准,它采用16位数据通道带宽,较高传输速率可达80MB/S,允许接口电缆的最长为12m,同样支持同时挂接15个装置,大大增加了设备的灵活性。
1998年推出Ultra160/mSCSI(Wide下的Fast-80),较高数据传输速率为160MB/s。随后推出的Ultra320SCSI支持较高数据传输速率达到了320MB/S。
(4)SrialATA:SrialATA(即串行ATA)是Intel公司在2000年推出的接口类型,采用串行方式传送数据。采用SrialATA的出发点是突破并行接口的速度瓶径。但是如主板不支持,也不能发挥SrialATA的优势,只有纯粹的SerialATA系统才能够实现150MB/S的高性能,若对老主板进行转换,则本质上还是ATA100或ATA133,SerialATA总线的威力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1] [2]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