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面是由希赛小编整理的通信设备环境知识点精讲之接地系统的组成及连接,希望能帮助学友们。
下面是由希赛小编整理的通信设备环境知识点精讲之接地系统的组成及连接,希望能帮助学友们。具体内容如下:
接地系统的组成及连接
电气设备或金属部件对一个接地系统的连接称为接地。一个接地系统由大地、接地体、接地引入线、接地汇流排、接地配线、接地点汇集线组成。
1.接地系统的组成
(1)地
接地系统中所指的地,即一般的土壤,不过它有导电的特性,并具有无限大的电容量,可以用来作为良好的参考电位。土壤的导电特性用电阻或电阻率来衡量,其值主要取决于土壤类型,但土壤的类型不易明确规定。例如,黏土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土壤。因此只能大概地叙述,黏土具有多少的电阻率,而且同一种普通类型的土壤当存在于各种不同的场所时,往往发现一处场所的电阻率不同于另一处。
(2)接地体或接地电极
为使电流入地扩散而采用的与土壤成电气接触的金属部件称之为接地体。接地体一般采用镀锌钢材,其规格要求如下:
钢管壁厚:应不小于3.5mm;
角钢:应不小于50x50x5mm;
扁钢:应不小于40x4mm;
圆钢直径:应不小于8mm;
接地体之间的所有焊接点(浇灌在混凝土中的除外),均应进行防腐处理。接地体应尽量避免埋设在污水排放和土壤腐蚀性强的区段。当难以避开时,其接地截面应适当增大,镀层不宜小于l00um。也可选用石墨电极、混凝土包封电极或其他新型材料。
接地体埋深(指接地体上端)一般不小于0.7m。在寒冷地区,接地体应埋设在冻土层以下。对于大地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当一般做法的联合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难以满足要求时,可以采取斜向外延伸接地体、改良土壤、深埋电极以及外引等方式。接地系统中的垂直接地体,宜采用长度不小于2.5m的镀锌钢材、娃酸盐水泥(或其他低电阻率水泥)混凝土包封电极或石墨电极。
(3)接地引入线
把接地电极连接到地线盘(或地线汇流排)上去的导线称为接地引入线。在室外与土地接触的接地电极之间的连接导线形成接地电极的一部分,不作为接地引入线。接地引入线宜采用40x4或50x5镀锌扁钢。接地引入线不宜与暖气管同沟布放,且其出土部位应有防机械损伤的措施。接地引入线应作绝缘防腐处理。
(4)接地总汇集线
①接地总汇集线可用接地汇集环或汇集排。汇集环安装在地下室或底层,距离墙面(柱面)宜为50mm左右,汇集排安装在电力室。不同金属材料互连时,应防止电化腐蚀,接地线不得使用铝材。
②接地总汇集线的截面积应根据最大故障电流值确定,一般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20mm2的铜排或相同电阻值的镀锌扁钢。
③采用接地总汇集环的综合通信楼,总汇集环与均压网或环形接地体每相距5-10m相互作一次连接。
④根据通信机房布罝的潘要和大楼建筑情况,可在相应层或设备层内设置接地分汇集线。
(5)接地配线
把必须接地的各部分连接到地线排或地线汇流排上去的导线称之为接地配线。接地配线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直流电源接地线的截面积,应根据直流供电回路允许电压降确定。
②各类设备保护接地线的截面积,应根据最大故障电流值确定。一般宜选用导线截Ift为35-95mm2(相互故障电流为25-350A)的多股铜导线。
③接地线两端的连接点应确保电气接触良好,并应作防腐处理。
④严禁在接地线中、交流中性线中加装开关或熔断器。
⑤严禁利用其他设备作为接地线电气连通的组成部分。
⑥由接地总汇集线引出的接地线应设明显标志,
2.接地系统的连接
(1)通信设备的保护接地
①机房内通信设备及其供电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进局电缆的保安装置接地端以及电缆的金属护套均应作保护接地。
②通信设备的机架保护接地,应从接地总汇集线或机房内的分接地汇集线上引入,并应防止通过布线引入机架的随机接地:数字通信设备和模拟通信设备共存的机房,两设备的保护接地线应分开,并防止通过走线架或钢梁在电气上连通。天线、馈线的上端和进入机房的入口处均应就近接地。
(2)通信电源的接地
①电力室的直流电源接地线必须从接地总汇集线上引入。其他机房的直流电源接地线亦可从分汇集线上引入。
②机房的直流电源接地垂直引入线长度超过30m时,从30m处开始,应每向上隔一层,与接地端连接一次。
③在电力变压器高、低压侧,除应设保护防雷装置外,宜采用三相五线制引入电力室。
该变压器机壳与低压侧中性点汇集后,就近接地,中性线(零线)不准安装熔断器。
④当专用变压器离电力室较远时,交流中性线应按规定在变压器与户外引入最近处作重复接地,尤其采用三相四线制时必须作重复接地。此时,应离开联合接地网边缘5m以外单独设置接地线,如阁11-10所示
当专用变压器安装在通佶大楼附近(即在同一院内时>,应将变压器接地体与通信大楼的接地网用两根接地导线连通,而交流供电线中的无流地线(保护地线)应与大楼内的接地总汇集线连通,交流配电屏上的中性线(零线)汇集排应与机架的正常不带电金属部分绝缘,严禁采用中性线(零线)作交流保护。
⑤引入大楼内的交流电力线宜采用地下电力电缆,其电缆金属护套的两端均应作良好的接地。
⑥大楼内所有交直流用电及配电设备均应采取接地保护。交流保护接地线应从接地汇集线上专引,严禁采用中性线作为交流保护地线。
(3)其他设施的接地
①大楼顶的各种金属设施均应分别与楼顶避雷接地线就近连通。大楼顶的航空障碍信号灯、节日彩灯等的电源线应选用具有金属护套的电缆,或将电源线穿入金属管道内布放,其电缆金属护套或金属管道应每隔5-1Om与避雷带或避雷接地线就近连通。
②大楼内各层金属管道均应就近接地。大楼所装电梯的滑道上、下两端均应就近接地,且离地面30m以上,宜每向上隔一层,就近接地一次。
③大楼内的金属竖井及金属槽道自身的节与节之间应确保电气接触良好。金属竖井上、下两端均应就近接地,且从离地面30m处开始,应每向上隔一层,与接地端子就近接一次。金属槽道应与机架或加固钢梁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返回目录:通信设备环境知识点精讲之通信电源系统设计及配电工程汇总
相关推荐: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