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信工程师互联网技术移动子网技术概述:如果某个属性范围内的多个终端有机组合起来,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集合在互联网上运动地获取和传输倌息,那么就可以称这个集合为一个移动子网或移动网络。
4.1移动子网技术概述
如果某个属性范围内的多个终端有机组合起来,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集合在互联网上运动地获取和传输倌息,那么就可以称这个集合为一个移动子网或移动网络。移动子网具有和单个节点不同的特征和需求,因此移动IP协议(包括移动IPv4和移动丨Pv6)均不能完全解决子网的移动性问题。为此,IETF专门成立了工作组来研究子网的移动性问题,并在2005年1月制订了RFC3963,在该标准中定义了网络移动性(NetworkMobility,NEMO)协议;而后又陆续提出定义NEMO术语的RFC4885,描述NEMO设计目标的RFC4886,分析NEMO多家乡问题的RFC4980,以及介绍NEMO路由优化问题的RFC4888、RFC4889等。目前,IETF对NEMO的研究分在两个工作组*-个是MEXT(MobilityEXTensionsforIPv6)工作组,另一个是MIPv4(MobilityforIPv4)工作组,分别在IPv6和IPv4协议的体系内研究子网的移动性,并提出了一些标准,如RFC5177等。
移动子网相当于移动IP技术的扩展,只不过运动的主体由单个节点变成一个子网。对于一个子网来说,需要通过路由器才能连接到互联网。这个运动的路由器就称为移动路由器(MobileRouter,MR)。移动子网的移动性实际上主要就是通过MR和家乡代理等功能实体的交互实现的。
移动子网的主要应用场合包括:个人网络、交通工具内的网络、移动公共设施的网络、通过一个MR连接到因特网的Ad-Hoc网络等。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有:①如何保证移动网络节点维持连续的通信:②网络移动性对诸多方面的影响,如路由协议的变化、实时传输、快速切换、优化、安全等。按照如上的应用场合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移动子网有如下设计目标。
1)移动的透明性。
2)高性能和无缝切换等(将移动对通信的影响降至最小)。
3)子网移动的支持。
4)操作的透明性。
5)需要面对的情况:任意尺寸大小的网络、节点在移动网络内部时改变其附属点、外面的节点移到移动网络、多家乡的移动网络、嵌套移动网络、不同的移动频率、不同的接入介质。
6)本地移动和全局移动(多家乡、水平移动、垂直移动、接入控制等)。
7)可测量性。
8)后向兼容:地址分配与配置、主机移动支持、多播支持、接入控制协议和机制、安全协议和支持、位S的机密性、IPv4和NAT等。
返回目录:通信工程师互联网技术考试培训移动子网技术
编辑特别推荐: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