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技术考试协议参考模型的层面结构

交换技术与网络管控 责任编辑:chaquanen 2013-10-24

摘要:交换技术考试协议参考模型的层面结构:在研究ATM交换功能及其实现之前,有必要先介绍ATM通信网的协议,这就是ITU-T所建议的基于ATM的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协议参考模型。

 在线辅导 面授招生 考试大纲 指定教材 试题汇总

  6.3 ATM协议参考模型
6.3.1 协议参考模型的层面结构
在研究ATM交换功能及其实现之前,有必要先介绍ATM通信网的协议,这就是ITU-T所建议的基于ATM的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协议参考模型。
该协议参考模型(ProtocolReferenceModel,PRM),如图6-7所示,分为三个面,即用户面(UserPlane)、控制面(ControlPlane)和管理面(ManagementHane)。

用户面负责端到端用户信息的传递及相关的控制(如流量控制、差错控制等)功能。控制面主要用于信令信息的传送与处理,负责寻址、路由选择和呼叫连接控制的相关功能。管理面提供网络维护、运行和管理功能,也负责用户面和控制面间的协调。管理面分为层管理和面管理。层管理实现各层网络资源与协议参数的管理,并处理各层中的运行、管理与维护(OAM)信息流;面管理提供网络全局的管理及协调各面管理功能。
用户面和控制面具有分层结构,各分为4层,从下到上为:物理层、ATM层、ATM适配层(ATMAdaptationLayer,AAL)和高层。物理层的基本功能是通过物理媒质正确、有效地传送信元;ATM层主要负责信元的复用和交换;AAL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高层与ATM层的适配,以便用统一的ATM技术支持各种各样的业务与应用。高层则因不同的业务和应用而异。例如,如果用ATM作为Intemet的通信子网,那么髙层将包括应用层、运输层和IP层。
为了进一步说明ATM的协议参考模型,图6-8给出了端到端的用户面和控制面通用的协议模型。对于用户面而言,端点代表用户终端,转移点代表ATM交换机;对于控制面而言,端点代表信令点SP,转移点代表信令转移点STP。此图表明,端点必须完成所有各层的功能,包括高层、AAL层、ATM层和物理层的功能;而转移点只需完成下两层,即ATM层和物理层的功能。所以ATM网络的设计原则是:尽量简化网络,将复杂性推向边缘(终端)。

HL:物理层AAL:ATM适配层ATM:ATM层PHY:物理层6-8端到端的用户面和控制面通用的协议模?
表6-3所示给出了参考模型下面三层的主要功能,进一步的说明见本章下面各节。表6-3ATM协议参考棋型下面三居功能
ATM层一般流量控制信元标头的产生/提取信元复接和分接信元交换信元VPI/VCI转换物理层TC信元速率解耦HEC产生/校验信元定界传输帧产生与恢复PMD比特定时物理媒质

返回目录: 交换技术考试面向连接的快速分组交汇总

编辑推荐:

通信专业实务考试终端与业务教程汇总

通信专业实务考试设备与环境教程汇总

通信工程师考试培训交换理论基确汇总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距离2025 通信工程师考试

还有
  • 0
  • 5
  • 5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