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信工程师互联网技术弹性覆盖网络介绍:弹性覆盖网络是一种分布式覆盖网络体系结构,分布于因特网上的RON结点可以仅用数秒的时间检测到链路的失效和周期性的性能恶化,并快速恢复,而目前的因特网BGP协议则需数分钟。
2.6.2.1 弹性覆盖网络介绍
弹性覆盖网络是一种分布式覆盖网络体系结构,分布于因特网上的RON结点可以仅用数秒的时间检测到链路的失效和周期性的性能恶化,并快速恢复,而目前的因特网BGP协议则需数分钟。RON结点自动监测连接它们的下层因特网链路的质ft,使用收集到的信息并结合该应用程序对哪一路径因子(如延迟、分组丢失率、链路吞吐量等)更敏感来决定某一应用程序的分组是直接由因特网链路转发还是经由另一RON结点,这样可以更加优化应用程序的路由选择。
6.2.2 RON的功能实现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所谓“RON结点”,并不是特殊的路由器硬件,第2.2节已经阐述了覆盖网络的特点之一就是不对下层的因特网基础设施进行改变,RON结点是分布在因特网上的一些有组织的主机,这些主机上运行专门的RON软件,实现的功能在某种意义上与路由器相同。
RON结点在现有因特网之上构建一个虚拟的网络,这个网络的任意两个结点之间都会维护一条由下层因特网链路构成的路径,称为“虚链接"(virtuallink)。它们之间会定期或不定期通过发送探测包和监测来了解当前的网络状态。比如,有一个N个结点构成的RON系统,每一个结点都会及时探测最新的到其余N1个结点的虚链接的状态,这个状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延迟、分组丢失率和链路吞吐量。结点将得到的最新的虚链接的状态信息保存在本地的一个性能数据库中:并以此作为路由选择的重要依据。
使用RON转发数据的应用程序称为“RON客户”(RONClient),RON的主要设计目标就是为客户程序提供更加可靠的路由机制。R()N客户通过一种叫做“管道”(conduit)的接口与RON结点进行交互,如图2-23所示。通过管道接收分组的第一个结点被称为“人点”(entrynode),相应地,分组经过的最后一个结点称为“出点”(exitnode)。
当第一个分组到达入点后,人点将用其特有的路由选择方式查找转发表为其选择下一跳路由.即下一个RON结点-如果不需路由则直接交给接收程序,与传统路由转发机制相似--下一个结点继续与第一个结点相同的工作,直到到达出点。在转发的时候人点为该分组封装一个RON包头,其中包含“流标识”字段。入点在转发了第一个分组之后,后续到达的属于同一个客户的分组将被标上相同的流标识,不再查找转发表,直接按第一个分组所走的路径转发,后续的RON结点也--样。除非探测到路径中某条虚链接发生重大问题,不再适合传输该类型的分组,相应的结点才重新查找转发表从另一条虚链接转发。因为链路状态信息的获取十分及时,所以一旦发生故障.结点可以迅速改变转发路径,这是传统的BGP协议无法做到的。
分组转发的机制是这样的,图2-24为RON的路由表结构。RON结点分三步完成一个完整的査找过程,第一步查找该分组的路由策略的类型,第二步针对分组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路径因子,第三步才是査找分组的下一跳。可以看出,查找路由表是比较复杂的工作,因此只有在第一个分组到达或链路状态发生重大变化时才査找路由表。
返回目录:
编辑推荐: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