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信工程师互联网技术考试培训IPv6的引人:未来建立在IPv6基础上的下一代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有很大的区别,业内希赛网有个通俗的说法:现在的互联网是用红绿灯来控制的十字马路,图像、声音等信息无法真正同步1而下一代互联网则是用“立交桥”构成的“立体交通”,上面跑的各类信息能实时送达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
4.1 IPv6的引人
未来建立在IPv6基础上的下一代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有很大的区别,业内希赛网有个通俗的说法:现在的互联网是用红绿灯来控制的十字马路,图像、声音等信息无法真正同步1而下一代互联网则是用“立交桥”构成的“立体交通”,上面跑的各类信息能实时送达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
IP地址是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身份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化家电的出现,不管是上网的用户,还是“永远在线”的手机、需要通过网络交换信息的汽车、冰箱和其他设备,都需要拥有自己的IP地址。现在的互联网主要是建立在IPv4协议基础上的,而IPv4协议最多只能为全球提供43亿个IP地址。据预测,现存的IP地址将在2005?2010年间消耗殆尽,希赛网甚至把这个问题称为“网络泰坦尼克危机”。
人们开始意识到1P地址枯竭的严重性。1994年,互联网标准化组织推荐以IPv6作为今后的标准协议。IPv6的128位地址方案.将能提供约10亿的平方个IP地址。算起来,IPv6能为地球每平方米土地提供6.65亿个IP地址,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将有一个网上的家。
不仅如此,新协议还具有几大好处。更加方便、安全,更具可操作性,网络的传输更为快捷。新协议将为互联网上的每一台装置分配一个且一直的地址,从而可以使任何一台装置直接与其他装置进行端到端的连接.不必经过中间过程,这样既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也提高了传输速度,这也是实现移动通信和家电上网的基础。
IETF机构于1990年开始进行选择IPv4升级协议的探索。与此同时,某些用于解决IPv4地址局限性,延续IPv4协议运作的方法(例如子网掩码、VLSM技术、CIDR技术、NAT技术等)的并行努力已经开始,同时也提供了相应的附加操作性。
在IPng领域发展过程中,IETF把相当大的人力、物力投人到互联网中的编址和路由
问题中,并将其作为IPng协议的核心。当时,已有不少相应的协议提案,其中的有拽提议也达到了工作组认可的水平。许多这样的协议提案的解决方案经过不断地优化,形成了几个最有希望的IPng协议提案。
1992年2月,互联网群体发展成4个不同的IPng协议提案(Gross92):
“CNAT”(Callon92A);
“IPEncaPs”(Binden92A);
“Nimrod,,(Chia.ppa91);
“简单CLNP”(Callon92b)。
到1992年12月,又另外形成3个IPng协议提案:
.“P互联网协议”(PIP)Tsuchiya92;
.“简单互联网协议’’(SIP)Deering92;
“TP/IX’,Ullmann93。
在1992年3月的圣地亚哥IETF会议后,“简单CLNP”发展成为“含有更大地址的TCP和UDP”(TUBA)[Callon92c]。同时“IPEncaps”也发展成“IP地址封装”(IPAE)[Hinden92b]0到1993年11.月.IPAE与SIP合并但仍保留SIP的名字^这个组与PIP合并,合并工作组称为“简单因特网协议’’(SIPP).与此同时,TP/1X工作组将其名字改为“因特网公用体系"(CATNIP),
这些IPng协议提案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相对的缺陷,而且从原理上说,没有一个是错误的。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所有这些IPng协议提案在所面临的IP协议困惑中提供了一些有用的途径。IPng研究领域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IETF可以理解所提供的IPng协议提案,并从这些IPng协议提案中不断探索,最后为将来建立的可能最佳的路径提供了一个行业推荐标准。
1994年,在IPng研究领域中评估了RFC1454中的IPng协议提案:
CAATNIP[McGovern94];
SIPP[Hinden94a]
TUBA[Ford94a]。
1994年5月19日和20日在芝加哥举行的IPng董事会会议评估了一项预备提议。该会议对每个与会者的观点展开圆桌会议讨论,包括IPng研究领域的负责人、董事会和工作组主席邀请的许多客人。在综合大设学术讨论及IPng董事会的意见之后,IETF正式推荐在“简单互联网协议细则(SIPPX128位ver)”[Deering94b]里描述的协议可改编成为IPng的依据,并以此作为互联网的下一代IP协议。直至199S年,IANA组织通过修正的IPng协议已经到了第6版本,并且将该版本正式发布,该协议就被通称为IPv6,这也就是IPv6的来历。该备忘录的其他部分被用来描述IPv6及其特点。
到了1998年,IPv6协议的基本框架已逐步成熟,在越来越广泛的范围内开始得到实践和研究。由于IPv6和IPv4在协议格式上并不兼容,IETF又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一Nguans.研究从现有的IPv4网络环境向IPv6网络环境的过渡策略及其相关技术,国际的IPv6试验床(试验网络)6bone也在1996年正式创建。现在,6bone已经扩展到全球50多个和地区,成为IPv6研究者、开发者和实践者的主要平台,在中国,CERNET网络中心于1998年6月加入6bone,同年11月成为6bone的骨干网成员,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始组建全国规模的IPV6试验床。
编辑推荐: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