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信工程师互联网技术IPv6基本报头:虽然IPv6报头的字节长度是IPv4报头的两倍(40个宇节与20个字节),但IPv6拥有简化的报头结构,图4-20是IPv6的基本报头的结构。IPv6报头有8个字段,IPv4则有14个。
4.5.1 IPv6基本报头
虽然IPv6报头的字节长度是IPv4报头的两倍(40个宇节与20个字节),但IPv6拥有简化的报头结构,图4-20是IPv6的基本报头的结构。IPv6报头有8个字段,IPv4则有14个。IPv6丢弃及改用了IPv4报头字段中的几个,不仅提高了数据报头的处理速率和路由器处理分组速度,而且将可选项转换成了独立的“扩展分组头”。由于大多数扩展分组头在数据的传输路径中无需任何路由器的检查和处理,直至到达终点,从而便于拥有选项的数据报提高路由性能。当路由器或主机不识别选项时,也可以对选项进行编码,从而可以更高效的转发。
下面分别介绍IPv6协议头部各组成部分的含义:
1.版本(VERSION)
版本标示出使用IP协议的版本,现有版本为6,表示该数据报是IPVersion6的数据报,该字段长度为4biu通信流类型(TRAFFICCLASS)通信流类型是8bit的字段。这个宇段在1995年的RFC1883中是4bit的“优先级”字段,1998年公布的RFC2460将优先级字段改为8bit的通信流类型。通过这个宇段的使用,信源节点和(或〉转发路由器可以确定并区分不同类型或者不同优先级的IPv6分组,在IPv4中已经有许多人进行实验,试图避免使用显式的数据流确立,而通过报头中的服务类型字段和(或)优先级(Precedence)字段来为IP分组提供不同形式的差别服务。IPv6报头中的通信流类型字段的目的就是力求在IPv6中支持类似的功能。人们希望各种实验能最终达成一致,从而确定一种对IP分组最适用的通信流分类方式,通常对通信流类型字段有如下要求:
①必须为一个节点与IPv6业务相连的业务接口提供一种机制,让上层协议能为该层产生的分组填充其通信流类型的值。畎认值必须是8bit全为零。
②对于能对通信流类型字段中的所有比特或部分比特进行特定应用的节点,它们允许按照特定应用的要求来改变其产生、转发或接收的分组中对应比特的值。对于它们不能进行特定应用的比特,这些比特应当被节点忽略,不进行任何改变。
③上层协议不能假定发送分组的信源填充在通信流字段中的值不变,也就是说,在某个接收的分组中的通信流类型字段的值可能与发送时的值不同。
编辑推荐: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